摘要:截至美股收盘,道琼斯指数涨7.87%,为2020年3月2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标普500指数涨9.52%,为2008年10月2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大单日涨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2.16%,是该指数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仅次于2001年1
北京时间21:37,美股开盘不久,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激情“喊单”,称“现在是买入的绝佳时机”。
不过,特朗普的“喊单”行为并没有给美股带来持续性的上涨!——美股在短暂上冲后随即重新陷入震荡。
北京时间凌晨01:18,特朗普再次发帖,宣布暂停没有对美国进行关税报复的国家的关税延期90天,目前已有75个国家要求谈判。
特朗普此举犹如给虚脱中的美股注射了一剂吗啡,市场情绪随即陷入到激情般的亢奋之中。
截至美股收盘,道琼斯指数涨7.87%,为2020年3月2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标普500指数涨9.52%,为2008年10月2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大单日涨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2.16%,是该指数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仅次于2001年1月3日的14.17%。
财联社援引Vital Knowledge创始人Adam Crisafulli评论道:“鉴于此前股价和市场情绪已变得如此低迷,这 90 天的暂停引发了强劲反弹,而且推迟实施关税无疑消除了市场上的一大不确定因素。但是,关税并没有消失,而且谁也不知道 90 天暂停期结束后会发生什么。”
CFRA 研究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山姆・斯托瓦尔(Sam Stovall)补充道:“这至少促成了短期的反弹,但我不会认为市场已经触底。‘骗我一次,你可耻;骗我五次,我活该。’”
“债王”比尔·格罗斯同样对美股反弹的持续性存疑,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你真的愿意持有那些高度波动的美股吗?它们的价格走势竟然取决于美国总统昨晚睡得好不好、第二天醒来会不会突然推翻前一天的政策。”
昨晚的行为也体现了特朗普一如既往的压榨策略——先用无理的方式极限施压,然后再释放出可以谈判的弹性信号,以此来期望听到人们对他的赞歌。
只不过,回溯美股暴跌的经过,不难发现,正是特朗普的关税战引发了股市连续四天的暴跌。在之前的四个交易日中,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 4500 点,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2%。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超过 13%。
特朗普的关税战能够获得成功吗?是否是一场徒劳?近期,凤凰“K 说联盟”特邀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凤凰“K说联盟”成员邓海清、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以“全球贸易变局投资逻辑何时迎来反转?”为主题进行直播连线,就特朗普关税政策进行深度探讨。
01
若中欧联手反制,特朗普关税或成“哑弹”
对于特朗普近期的政策,邓海清表示,特朗普政府当前力推的关税转移债务成本与制造业回流两大战略目标实现可能性极低,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退以及全球产业格局变迁。
他以上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为例,1930年美国通过该法案对2万种商品加征关税,意图保护本土产业,却导致全球贸易量锐减2/3,加剧了大萧条。尽管当时美国GDP占全球33%、工业产值占40%(远超当前水平),仍未能通过关税战实现战略目标,反而加速经济崩溃。
邓海清认为,2025年美国GDP占全球比重已降至22%,工业增加值占比仅18-19%(中国占全球GDP 20%、工业增加值1/3),单边关税政策更易引发全球反制,形成“经济孤立”。
此外,中国与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已形成“去美元化”共识,若多方协同反制美国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面临“1对N”的被动局面,特朗普的这个关税贸易战,是可以被群殴的,关税威胁就会从“核弹”变成“哑弹”,失去实际效力。
邓海清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也遭遇强烈反对,因为它让不同阶层都付出了代价。首先受影响的是美国富人,他们的财富在短期内大幅缩水,损失数百亿美元。接着是中产阶级,他们的401k养老金账户市值暴跌,钱包严重缩水。
邓海清进一步指出,更深远的影响将波及底层民众,物价上涨会加重生活负担。如果通胀反弹,美联储无法降息,甚至可能继续加息,那么房贷压力将进一步挤压普通家庭。只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调整或取消,美国社会各阶层都将持续承受代价,最终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反噬。
02
美国靠剥削别人习惯了
怎么可能回归制造业
在直播中,李大霄表示,美国制造业回流是“伪命题”。
李大霄认为,美国养尊处优惯了,本身就是靠卖美元躺在那儿生活的国家,他怎么样能够刻苦?这种“西落”是必然的。
“剥削别人习惯了,卖‘纸片’就能获得产品。这样的国家,怎么向全球贡献物廉价美的产品?想都想得到是不可能的。”李大霄说。
邓海清也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强行复兴美国传统制造业的策略本质是逆产业规律而行,其效果如同“缘木求鱼”。
19世纪经济学家李斯特主张,关税保护应聚焦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如1830年代德国铁路工业),而非全面覆盖所有行业。邓海清表示,当下特朗普政府却要“复制一个完全没有竞争力的、靠着关税保护维持的所谓的制造业”,这种“保护落后产能”的模式,与李斯特强调的“培育未来竞争力”背道而驰。
邓海清以苏联为例,特朗普的政策与“靠封闭经济、计划经济的模式维持的低效率工业经济,到最后实际竞争力消亡的底层逻辑”一致,他认为,特朗普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或产业替代,本质是低端替代(中国在做高端产品替代),这种逆袭想法特立独行,也注定难以见效。
“给生锈的机器刷漆”,难以塑造美国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这场本身就南辕北辙的“关税战”结局,或将加速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而非美国的“再次伟大”。
来源:凤凰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