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快建设平安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白河县双丰镇人大紧扣“随时叫、即时应、全力帮、用心解”核心要求,创新探索“1233”工作机制,深度融入叫应帮解工作体系,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地方发展贡献坚实人大力量。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快建设平安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白河县双丰镇人大紧扣“随时叫、即时应、全力帮、用心解”核心要求,创新探索“1233”工作机制,深度融入叫应帮解工作体系,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地方发展贡献坚实人大力量。
强化一个阵地,畅通渠道“随时叫”。代表联络站作为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其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双丰镇人大按照“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的思路,对代表联络站进行优化升级。建立健全联络站工作制度,明确代表接待选民的时间、流程和职责,确保接待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工作规范》,规定每月固定日期为代表接待日,代表们提前到岗,认真倾听选民诉求,详细记录问题事项。同时,利用线上平台拓宽联系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代表联络群等方式,畅通群众“叫”的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线上线下双联动。
做实两项举措,收集民意“即时应”。双丰镇人大抓牢抓实走访联系选民和代表议事会两项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积极推动代表与选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定期开展走访活动,走进选民家中、田间地头、企业商铺,深入了解选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在走访过程中,代表们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将选民反映的问题一一详细记录。精心组织代表召开议事会,围绕镇域内重大事项、民生工程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指导代表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确保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聚焦三个重点,整合力量“全力帮”。紧扣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群众工作痛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人大代表—政府—群众”三方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问题交办—跟踪督办—成效评估”闭环监督体系。对列入清单的问题,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交办,并明确办理时限与要求。全程跟踪问题办理进度,对办理不力、推诿扯皮的部门进行督促整改。问题解决后,组织代表、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广泛听取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事项,要求相关部门重新办理,直至群众满意为止,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提升群众获得感。
实现三个目标,助推发展“用心解”。通过“1233”工作机制的实施,旨在推动双丰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一方面,组织代表们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利用自身人脉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促进镇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组织代表们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发挥自身威望和影响力,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人大监督,确保政府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民生领域,让群众充分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王琪)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