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婆婆刚出院没几天,特意张罗了一桌谢恩宴,请了所有亲戚在饭店聚餐。席间她一个一个点名感谢,谁来看望过她、谁给她送过饭、谁打电话最勤,说得细致又动情。最后她感慨了一句:“还是兄弟姐妹最靠得住啊。”我和丈夫陈岩坐在桌边,听着这话,心里五味杂陈。我们陪床的日子也
那天,婆婆刚出院没几天,特意张罗了一桌谢恩宴,请了所有亲戚在饭店聚餐。席间她一个一个点名感谢,谁来看望过她、谁给她送过饭、谁打电话最勤,说得细致又动情。最后她感慨了一句:“还是兄弟姐妹最靠得住啊。”我和丈夫陈岩坐在桌边,听着这话,心里五味杂陈。我们陪床的日子也不短,可那一刻,仿佛成了局外人,只负责安静地听着。亲戚们谈笑风生,我们却只觉得格格不入。
从那顿饭之后,我和陈岩默默退出了所有家庭群、亲戚群,没有通知,也没有解释。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被这些年琐碎又沉重的亲情关系慢慢推到的终点。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但两边家族人丁兴旺,七大姑八大姨、堂兄表弟,几乎都在一个城市,逢年过节总能凑成一桌又一桌的饭局。刚结婚那几年,我们还得按规矩敬酒、送红包,一家家走,一顿顿吃,累得连年都过成了任务。饭桌上的话题永远逃不开催婚、催生、孩子成绩,仿佛我们的生活是用来被评说的。
三年前,三姨家表妹得了抑郁症,亲戚们纷纷议论。我是心理咨询师,却因职业规范不能私下接诊。三姨不理解,觉得我不肯帮忙就是冷漠,甚至在家族里说我无情。我推荐了专业医生,也建议运动调理,可她们一概拒绝,反而把责任推到我身上。父母夹在中间为难,每次听说表妹住院,都自责得不行,好像错的是我们全家。我明白,亲情不该是负担,更不该成为道德绑架的工具。
家族聚会也渐渐变了味。有人总爱在饭桌上点评别人家的孩子、批评谁过得不好,语气高高在上,大家却只能赔笑。孩子吵闹,大人训斥,气氛僵硬,散场后没人真正开心。日常的亲戚圈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八卦剧场,谁家吵架、谁欠钱、谁红包少,全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父母每次吃饭都给我“播报”这些,听得我只想逃离。
后来我和陈岩商量,干脆分工负责各自的亲戚,减少交集,避免矛盾。朋友聚会也各自安排,互不打扰。父母起初不理解,担心别人说我们感情不好,甚至传出陈岩有外遇的谣言。可我们清楚,过得舒心比外界议论重要得多。
婆婆住院时,亲戚们轮番上阵,指责我们照顾不周,搞得公婆也心里不安。其实我们一直尽心尽力,只是没像他们那样大张旗鼓。出院后那顿谢恩宴,成了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终于明白,亲情不该让人疲惫,更不该用牺牲自我去维系。
退出所有群聊那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断亲不是冷漠,而是学会保护自己的生活边界。我们依然爱家人,只是选择用更安静、更自在的方式去表达。日子已经够忙,何必要让无休止的牵扯占据本该属于自己的宁静?我们只想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简单、踏实、温暖。
来源:小乔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