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家长会·静言读书会》|青年作家于子寒专访:在白鹳的歌声里,听见生态的寓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07:37 1

摘要:于子寒的《歌声飞过沼泽地》以轻盈的笔触和儿童文学的糖衣包裹了一篇锐利的生态寓言。有别于传统自然读物的科普框架,作者将湿地退化、物种濒危等现实议题,转喻为白鹳家族的迁徙奇遇和个体的心灵困境——这些意象如同暗流,让小读者在跟随主角白鹳“小远”冒险时,不知不觉地触摸

当沼泽地的风裹挟着芦苇的私语,一只迷途的白鹳幼鸟用歌声叩击着人类与自然的裂痕——

于子寒的《歌声飞过沼泽地》以轻盈的笔触和儿童文学的糖衣包裹了一篇锐利的生态寓言。有别于传统自然读物的科普框架,作者将湿地退化、物种濒危等现实议题,转喻为白鹳家族的迁徙奇遇和个体的心灵困境——这些意象如同暗流,让小读者在跟随主角白鹳“小远”冒险时,不知不觉地触摸到生态危机的灼热内核。

在这个气候危机频发的时代,《歌声飞过沼泽地》给了我们一次温柔的提醒:敏锐的生态观察者往往拥有纯净的眼睛,而守护自然的火种,或许正藏在某个孩子为受伤小鸟搭建的纸巢里。正如书末那句跨越物种的箴言:“此刻,小远再也不需要任何‘学者’给他答案了。他兴奋地展开双翅,腾空而起,跟着那些白鹳向救护所飞去......”

这部作品不仅是献给孩子的自然诗篇,更是写给所有“不愿沼泽沉默”的成年人的启示录——或许唯有重拾孩童般的好奇与悲悯,才能让文明的航船真正绕过生态的暗礁。

4月10日12:10,《天天家长会·静言读书会》特邀青年作家于子寒,携儿童文学新作《歌声飞过沼泽地》,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直播间,带领读者穿越童话与现实的边界,探寻一场关于生命与拯救的诗意对话。

于子寒,1989年生人,职业作者。出版少儿生态文学作品《歌声飞过沼泽地》,旅行文学系列丛书《吉线秘境G331》等。有散文、诗歌、小小说、文艺评论散见于《海燕》《青岛文学》《东方少年》《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曾为央视11套《解码科技史》栏目撰稿;为“人物x特仑苏”系列主题影片中窦文涛、梁永安、王迪、余世存、刘旸等学者、文艺工作者撰写人物专题片文案。

为什么一本儿童文学被称为“生态启示录”?

会写诗的蛇“知知先生”,藏着怎样的自然哲学?

从白鹳迁徙到湿地退化,如何让孩子读懂地球的眼泪?

节目中,于子寒将真情分享:

✅ 创作幕后:从央视《解码科技史》撰稿到儿童文学作家,跨领域写作的破界思考

✅ 角色密码:“小远”的冒险与“知知先生”的荒诞诗话,如何编织生态隐喻?

✅ 给孩子们的阅读写作专属建议……

本期静言读书会直播时间

4月10日 12:10

收听观看通道

❶ 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AM738/长春FM91.6

❷ 视频直播:吉林之声视频号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静言、子欣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