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3:06 3

摘要:前些天我路过天河城底楼看见萨莉亚门口排队,那地方平时吃饭都是人不多的,那天居然排到马路边了。穿校服的高中生、穿格子衬衫的上班族全挤一块儿,都捧着20块不到的肉酱面啃。边上星巴克里人均50都嫌贵的年轻人,在这儿吃着预制菜意面笑得跟什么似的。我凑近看他们菜单,最贵

前些天我路过天河城底楼看见萨莉亚门口排队,那地方平时吃饭都是人不多的,那天居然排到马路边了。穿校服的高中生、穿格子衬衫的上班族全挤一块儿,都捧着20块不到的肉酱面啃。边上星巴克里人均50都嫌贵的年轻人,在这儿吃着预制菜意面笑得跟什么似的。我凑近看他们菜单,最贵的焗饭才38块,这价格现在连个像样的米粉都买不到。

但有意思的是,网上骂预制菜的帖子多如牛毛,偏偏没人怼萨莉亚。前两年西贝说用中央厨房预制食材被骂惨了,网友算账说"一盘土豆丝成本两块钱卖88",可萨莉亚后厨连厨师都没有,菜单上白纸黑字写着"意大利进口酱料",顾客反而喊着"它都不嫌我穷"。这反差让我想起上个月跟同学在珠江新城吃饭,她特意选萨莉亚当生日聚餐,说人均30能吃披萨加饮料,还比外卖有仪式感。

其实萨莉亚的后厨就跟个仓库似的,我同学在那打过工,说他们店里连菜刀都不用。所有菜都是工厂里做好冻着,到店就是放进烤箱热一热。不过这货真价实的预制菜,比那些挂着"现做"招牌实则用廉价料理包的馆子强太多。比如他们家的芝士披萨,加热后拉丝明显,肉酱面里还有看得见的肉末,跟某些网红意面馆的"酱油水煮面"完全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连我家楼下卖58块的意面馆都没人去,对面萨莉亚天天满座。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选址套路。你看广州400多家店基本扎堆地铁口、大学城这些犄角旮旯,从不去天河城这种黄金地段。我查过租金数据,他们店租比隔壁奶茶店还便宜三分之一。店里面貌寒碜得很,塑料桌椅摆得密密麻麻,但翻台速度是隔壁餐厅的两倍。这种把钱省在装修上的策略,直接让菜品价格腰斩,现在广州地铁沿线几乎每站都有家萨莉亚,比便利店还方便。

说到供应链更绝,他们在全国建了好几个大厂房,广东的门店海鲜预制菜多,北方店肉量给得特别足。有个博主拆解过他们的供应链,发现他们从意大利进酱料半成品,国内工厂再加工,这种"中外合资"模式既保证口味又控制成本。对比那些进口食材吹得天花乱坠的西餐厅,萨莉亚的性价比活脱脱是个计算器,把每分钱该花在哪算得明明白白。

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的"萨门"粉丝群。我在B站看过有人直播用萨莉亚食材做料理,把意面拌温泉蛋,披萨撒芝麻叶,玩得跟米其林大厨似的。有个网友说他第一次吃焗饭就是在萨莉亚,现在混得不错了还常回来。这种亲民路线反而让店成了年轻人的"西餐启蒙地",比那些装潢精致但价格吓人的洋餐厅更接地气。

前阵子新闻说2025年预制菜标准更严了,我倒觉得萨莉亚早把规则吃透了。他们从不掩饰用预制菜,定价也透明,消费者心里有数就不会膈应。这让我想起老家奶茶店,说鲜果萃实则加果酱,最后被查得关门大吉。现在好多餐馆还在装模作样"现切现做",其实后厨料理包堆得跟小山似的,早晚要被市场收拾。

现在年轻人吃饭既要体面又要省钱,萨莉亚正好卡在这个需求中间。上周见了个做餐饮的朋友,他说现在同行都在学萨莉亚模式,但光抄选址和供应链没用,关键要敢把"预制菜"三个字打在公屏上。其实餐饮这行早该醒悟了,与其整天琢磨营销噱头,不如老老实实做好两件事:让老百姓用实惠价格吃饱,真诚对待每一分钱。你看萨莉亚20块一碗的意面,比那些卖88的土豆丝靠谱多了。

后记:我昨天又去那家天河城萨莉亚了,看见个穿破洞牛仔裤的男生点了最便宜的沙拉拼盘,就着面包吃得可香了。服务员说这哥们天天来,说在这吃比便利店健康。这种场景让我突然懂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创业公司把面试约在萨莉亚——20块钱能谈成事,何必非要去奶茶店?

来源:白帆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