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6日下午1点30分,广州荔湾区一栋普通居民楼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15岁的初二学生小杰(化名)在家中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强大的冲击波震碎了阳台玻璃,整栋楼的居民都感受到了明显震动。当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家门时,看到的是满脸鲜血、右手血肉模糊的少年
2025年4月6日下午1点30分,广州荔湾区一栋普通居民楼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15岁的初二学生小杰(化名)在家中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强大的冲击波震碎了阳台玻璃,整栋楼的居民都感受到了明显震动。当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家门时,看到的是满脸鲜血、右手血肉模糊的少年被抬上救护车的骇人一幕。
据医院最新消息,虽然小杰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伤势远比想象的严重:右手三度烧伤必须截肢,右眼因化学灼伤永久失明,全身40%的皮肤需要植皮。这个曾经在班级化学竞赛中拿过第一名的少年,如今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还不知道自己将永远失去握笔做实验的能力。
"他从小就痴迷化学,经常省下零花钱买实验器材。"小杰的父亲黄先生红着眼眶说。在儿子房间,警方发现了大量网购的化学试剂和一本写满实验笔记的日记本。最令人揪心的是,爆炸发生前最后一页写着:"明天尝试硝酸钾结晶实验,希望能成功!"
这场悲剧引发了网友激烈争论。在某知识分享平台,一条"孩子有探索精神何错之有"的评论获得上万点赞,但随即被医疗从业者@Dr.李反驳:"这不是探索,是玩命!600℃的高温足以熔化铝锅,家长居然放任未成年人在家操作?"
更复杂的是赔偿问题。据邻居说,当时爆炸导致整栋楼都在震动,目前还不确定整栋楼房是否安全,想必这么大的震动肯定会引起墙体的损伤,后面的赔偿估计也是个问题。
讽刺的是,事发后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初中化学实验套装"的搜索量暴涨300%。不少商家甚至在商品页面标注"同款实验器材"来吸引流量。教育专家王教授痛心疾首:"当科学探索变成流量密码,谁来为孩子们的安全把关?"
在病房外,小杰的父亲正在签署一份特殊文件——同意将儿子的案例作为安全教育素材。"如果能让其他家庭引以为戒,至少能让这场悲剧有点意义。"他说这话时,窗外正飘着四月温暖的春雨,而病房里的少年,却再也看不见这个春天的模样。
来源:符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