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美国体制已彻底没信心?他急病乱投医,正在全面抄袭中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1:06 2

摘要: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秉承着“自由市场”政策。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始终局限于政策引导与适度补贴,即便在特殊时期介入产业,也严守“短期托底、不越市场”边界的原则。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特朗普似乎已经对美国的体制失去了信心,正方方面面地抄袭中国的做法。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秉承着“自由市场”政策。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始终局限于政策引导与适度补贴,即便在特殊时期介入产业,也严守“短期托底、不越市场”边界的原则。

然而这种体制似乎让美国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前副国务卿坎贝尔在《纽约时报》撰写文章,揭示了如今的美国与中国令人触目惊心的差距。

他说:

“”在整个20世纪,美国一直在生产与创新上领先德国、日本和苏联。但中国与这些国家不同。在战略竞争最重要的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

中国经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其规模仍比美国大近30%。中国的制造产能是美国的两倍,生产的汽车、船舶、钢铁和太阳能电池板远远超过美国,全世界70%以上的电池、电动汽车和关键矿物都是中国生产的。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的有效专利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超过美国。在军事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舰队,造船能力估计是美国的230倍以上,并正在迅速确立自己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和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坎贝尔最终得出结论,中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工业规模上全面超越的对手,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苏联、德国、日本在中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曾几何时,美国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拿捏所有对手。而现在则不同,仅凭美国自身的国力,已经应对不了这个挑战了。

因此坎贝尔给出的药方是,联合其他盟友,例如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等其他经济体,以多国对一国,以规模优势打垮中国。

然而特朗普似乎并不认可这个药方,相反特朗普更倾向于让美国自己强大起来,而不是信任盟友。相反,很多迹象都在表明,特朗普已经失去了对美国原有体制,也就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信任,而是多方面的抄袭中国。

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特朗普正在加速推进“国有”资本主义的布局。

6月12日,特朗普宣布批准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公司149亿美元的收购计划。作为条件,美国将享有“黄金股”,即政府对关键决策拥有否决权。这很显然有中国政策的印记。

7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宣布投资4亿美元,以收购优先股的方式获得稀土企业MPMaterials15%的股权,成为了该企业最大的股东。

8月22日,特朗普宣布向英特尔注资89亿美元,收购其9.9%的股份,让白宫成为美国最重要科技公司之一的大股东,所用的资金全部来自国会此前的拨付。

除了钢铁、稀土和半导体产业外,美国政府还将国有化触角伸向了军工企业。目前,美国顶尖军工公司,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顶级国防承包商均已纳入美国政府的入股名单。

特朗普的这些大企业国有化的措施,模糊了私营企业与国有之间的界限,用政府驱动取代市场驱动,加强政府对关键企业的干预和控制。

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美国现有的体制已经完全无法满足中美竞争的需求。美国“短期托底、不越市场”的原则,导致企业家为了追逐利润,拒绝在高风险领域(如重工业)方面投资。

相反,美国私营企业优先追求高回报(如科技服务),而非资本密集型制造。然而大国的兴衰往往取决于规模——决定国家强盛的体量、资源和能力。一旦各国的经济生产率达到相似水平,人口更多、幅员更大的国家最终会领先。

如今中国为什么领先,就是因为中国拥有更大的规模。

其次,美国创新依赖大学-企业生态和风投,但这些机制更适合颠覆性突破,而非系统性应用。而中国模式更有利于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只要研发出新技术,可以比美国更快地投入现实运用。而政府资金则为这些新技术的风险兜底。

如今很多美国人到中国,都惊叹于中国科技发达的程度,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铺开,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在投入使用,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赛博社会,把美国衬托得像“旧社会”。

最后,如今美国政府面临严重的收支平衡危机,美债每年都呈指数级增长,每年仅支付国债利息就高达1.2万亿美元以上。

传统税收方式已经无法覆盖利息支出,特朗普政府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国有入股的方式广开财路,同时也增强国家的信用度。

很显然,特朗普虽然一直嫉恨、仇视中国,但同样的,特朗普也非常认可中国,否则也不会依葫芦画瓢,照搬中国政策。

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国情,中国能够运行下去的政策,美国未必就行。特朗普此举很容易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

第一,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强干预,是因为中国集中程度较高,能够迅速动员资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而美国则不同,它是联邦制的、三权分立的国家,任何政府入股都需要通过层层审批和调查。而且还会遭受地方和在野党的层层掣肘,很难推行得开。

第二,美国经济核心是私人激励和风险投资,强调市场分配资本。政府大规模入股可能引入官僚主义,导致决策迟缓和资源浪费。

第三,美国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包括特朗普MAGA群体之中,反对政府干预的精英大有人在。国有化大企业,对于这些精英来说就是“变易祖宗之法”,是不可饶恕的背叛。因此特朗普的基本盘很容易受到腐蚀和损害。

第四,特朗普搞国家资本主义,容易得罪盟友。盟友(如欧洲、日本)可能视美国转向“国家资本主义”为不公竞争。

特朗普不仅要抢夺盟友的产业,还要强夺盟友的人才,不是联合盟友,而是将盟友变为“让美国重新伟大”的血包。这样一来,美国可能更加孤立。

因此特朗普“抄袭中国”的战略,未必就是适合美国国情,非但不能带来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还可能造成极端不良的后果。正如邯郸人学步,不仅邯郸人优美的步伐没有学会,连自己的优势都给忘了。

来源:陶陶读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