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再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时间,当根源问题解决后,时间安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李宜江
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有哪些具体做法?一起探讨——
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背后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成人成才观,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
所以,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再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时间,当根源问题解决后,时间安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活,每个家庭,不同的孩子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应该一人一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做时间计划安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孩子商量制定计划
计划要与孩子商量制定,让孩子有参与感,在制定计划中逐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计划要建立在孩子能实现的基础上制定,不要机械地执行,凡事总有例外,但不能总是例外,否则计划就是废纸。
计划内容包括每天什么时间起床、洗漱、准备上学,放学回家做什么,几点吃晚饭、写作业、复习、上床睡觉等。计划制定后,家长和孩子都要遵守,遇到特殊情况,双方进行讨论再调整。
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放暑假,孩子放暑假开启暑假模式,作息被打乱,早晨可能睡到自然醒,看书、写作业也不像平时有条理。家里可能会遇到早晨妈妈奶奶都去喊孩子起床,孩子不想起;喊孩子做作业,孩子写一会儿作业就想玩的情况。
长时间无规律的生活就会导致大人和孩子之间产生各种冲突,这就需要共同制定一个时间安排表,要让孩子知道,这张表既约束孩子,也约束大人。比如,约定了什么时间看书,不到这个时间大人也不能干预,大人和孩子都要遵守这个时间表。
在安排时间时,可以适当宽松,比如,早上九点起床,十点开始学习,学习一个半小时休息。当时间表制定后,家长如果想去干预孩子,也要先看看有没有违反时间表,孩子没有违反,家长也不能简单地干预。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家长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健康兴趣,比如钢琴、舞蹈、画画等艺术类项目;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类运动项目;演讲、主持等综艺类项目。
培养兴趣的目标不能太功利,需要孩子自己在学习中依然喜欢的、能够克服一些困难而坚持的终身受益的兴趣。
三、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个孩子的弹性和韧性是不同的,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承受力,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一定要多与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不能仅限于学习的沟通,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在学习之外,比如孩子的性格,是否阳光;孩子的品德,是否与人为善;孩子的心态,是否积极向上;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否能够生活自理,有条不紊等。
一般来说,有好的生活习惯的孩子都会有好的学习习惯,有好的性格的孩子都会有一个不会差的将来。
四、警惕各种不良喜好或苗头性问题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一些不良喜好或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干预和引导,不过一定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可能会被手机、游戏、短视频、各种聊天交友软件等裹挟,这就需要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关键时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但切忌简单粗暴,自己把握不准的情况,及时向身边有经验或者专业人士请教,尽早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家长觉得孩子有坏习惯总是改不掉,其实坏习惯形成之初都是有苗头的。
比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可能是由于孩子小时候家长把手机当作电子保姆。经常能看到,家长参加朋友聚会、做自己的事情时,孩子在一旁吵闹,家长把手机给孩子以后他就安静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示范。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一定要有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约束。
包括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指出他的问题,但是不要指责他的问题,“指出”是一种平和的、客观的心态,而指责是带着负面情绪的。
《教育第一线之心理健康》是一档面向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节目,由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安徽综艺体育频道和安徽影视频道联合承办。为您解答各种心理问题,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