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重声明: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亲笔所写,从来不会、更不屑于使用AI技术,只有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才能对得起读者。鉴于头条君经常性地给别人的文章私自打上“内容可能存在AI创作”的标签,本人严重声明:绝对不会使用AI创作。】
【郑重声明: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亲笔所写,从来不会、更不屑于使用AI技术,只有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才能对得起读者。鉴于头条君经常性地给别人的文章私自打上“内容可能存在AI创作”的标签,本人严重声明:绝对不会使用AI创作。】
4月4日,四川的一个年轻女子来到新疆的景区大巴扎游玩,当她和家人走到一个干果店里时,看到满目琳琅的各种干果,女子心动了。她挑了一点干果,还有一些胎菊和黑枸杞,她自己估算着,这些东西最多也就值个二三百块钱。可是当她结账时,却被老板告知统共花费9800元。
9800元?这个天文数字把女子和同伴直接给惊到了。她急忙问老板到底是怎么算的,老板这才把几样东西的价格仔细又算了一遍。最后女子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家店里商品的价格都是按“克”来售卖的。而她一直以为是论斤卖的。
最后,女子决定不买了,因为价格太贵了,堪比黄金的价格了。于是女子要求老板退货退钱,谁知老板说都“过秤了,不退”。女子强调说,即便是网购还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呢,怎么实体店就不能退货呢?况且她还没有走出店门,怎么就不能退呢?
可是无论女子怎么说,老板就是不给退。女子又跟老板说,她可以留下那1000元左右的干果,其他那些贵的东西就不要了。可是老板直接一口拒绝,一分钱也不退。
很无奈,女子报了警,可是两个帽子叔叔来了也没用,其中一个帽子叔叔问女子:“商家强迫你买了吗?”
女子回答:“没有。”
“那人家是不是明码标价?”叔叔又问。
女子回答:“是明码标价。但没看到是论克卖的。”
叔叔又问:“商品质量有问题吗?”
女子说:“没问题。”
帽子叔叔最后下结论:商家没错,人家退不退货是店家的规定,而且也没有质量问题。但商家拒不退货退款,他们110也没办法。并建议女子拨打当地的12315,实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于是女子当着帽子叔叔和老板的面,立刻拨打12315,无奈怎么也打不通。后来市场监督局的人也过来了。旁边的帽子叔叔还是建议女子走法律程序。可是女子的飞机票是5号的,她不想改签,也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更多的时间,于是在帽子叔叔和市场监督局的调节下,女子同意签订“和解”:老板给女子退回2999元,女子不再追究。
可是该女子回到家后,越想越觉得这事太窝气,于是就把这事发到了网上。顿时,新疆的天价干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好的舆论满天飞,不但大巴扎这个景区受到了大众的质疑,就连新疆文旅也遭到了网暴。很多网友表示不敢去新疆旅游了,就怕商家宰客。
大概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事后,老板主动加了女子的微信,并表示愿意把所有钱款退给女子。老板还说自己是个实在人,如果女子再去大巴扎旅游,老板会热情接待她,并免费给她当导游,两人可以成为朋友。
女子接受了老板的和解,并发了个视频,真诚地表示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希望自己的经历不会给其他的大巴扎商家带来不利的影响。
买家
至此,这场天价干果事件就这么结束了。虽然对于女子来说是个圆满的结局,可是试想一下,如果这事没有媒体的传播和发酵,女子的钱还能退回来吗?普通老百姓遇到女子这样的问题,想要维权,真是比登天还难,幸亏有了功能强大的网络媒体,才让有些难以维权的事情得以解决。这算不算不幸中的万幸!?
来源:安联的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