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9日记者发稿,已有40家深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9家公司业绩预喜(含28家预增、5家略增长和6家扭亏),预喜率达97.5%。
本报记者 田鹏
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大幕徐徐开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9日记者发稿,已有40家深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9家公司业绩预喜(含28家预增、5家略增长和6家扭亏),预喜率达97.5%。
梳理业绩变动原因,一方面,相关公司紧抓行业机遇,布局新能源汽车、风电、服务器等领域,拓展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有关公司重视内部管理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契合市场变化。在对外拓展上,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优化业务布局,强化业务协同,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强企业抗风险及盈利能力。
紧抓机遇持续创新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机遇。一方面,持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刀片电池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电池安全性,还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产品线,从家用轿车到商用车全面布局,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同时,加快全球化布局,产品远销欧美、亚太等多个地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带动公司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预计一季度盈利85亿元至100亿元,同比增长86%至118%。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72723辆。
据了解,比亚迪将加速海外渠道布局与本地化生产,其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四大海外工厂已陆续投产,并计划重点开拓欧洲、南美及东南亚市场。对此,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比亚迪的国际化战略正在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本地化生产转型,这将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风险,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再比如,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依托平衡的产品布局以及深耕多年的中高阶产品与量产技术,预计一季度盈利7.2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39%至59%。
持续优化内部管理
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成为众多深市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
在研发投入层面,各公司加大资金与人力投入,为盈利筑牢技术根基。例如,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通过聚焦高价值客户、加强业务市场拓展等战略,持续拓宽产品覆盖面;同时,加速研发技术创新及应用,新项目、新客户订单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预计一季度盈利1.55亿元至1.83亿元,同比增长60%至90%。
降本增效措施也在深市公司中铺开。例如,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订单量饱满,推动负极材料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预计一季度盈利2.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54%至74%;传媒行业的深圳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产品前期投放回收情况以及运营表现,降低预期回收较弱的项目的投放力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推行降本增效措施,运营和管理成本环比下降,预计一季度盈利1.76亿元至2.2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在对外拓展与业务布局优化方面,深市公司积极作为。以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集团”)为例,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120000万元至130000万元,变动幅度为39.42%至51.04%。
谈及业绩变动原因,海大集团表示,公司聚焦饲料主业、扎根国内、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在越南、印尼、厄瓜多尔、埃及等目标市场当地建厂,并实施本地化销售的方式,饲料业务版图不断取得进展。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