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中国U17男足将迎来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泰国队,但两连败后提前出局的结局已无法改变。足协的注意力迅速转向了更紧迫的任务——为国奥队和国青队选定新帅。目前,塞尔维亚教练久尔杰维奇(原U20国青主帅)和西班牙教头安东尼奥(现U22国奥主帅)成
U17失利后的“选帅大考”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中国U17男足将迎来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泰国队,但两连败后提前出局的结局已无法改变。足协的注意力迅速转向了更紧迫的任务——为国奥队和国青队选定新帅。目前,塞尔维亚教练久尔杰维奇(原U20国青主帅)和西班牙教头安东尼奥(现U22国奥主帅)成为两大热门人选。
新国奥:久尔杰维奇的“未竟之业”
久尔杰维奇曾带领U20国青队在亚洲杯闯入八强,虽然未能晋级世青赛,但球队展现出的战术纪律和拼搏精神广受认可。他对中国青年球员的特点较为熟悉,近期还以“观察员”身份考察U17和2007年龄段球员,被足协视为“潜力股”。此外,他主张的快速反击和高压逼抢战术,与U20国青队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
安东尼奥:从U22到国奥的“无缝衔接”
安东尼奥目前执教的U22国奥队(2005年龄段)将于2026年迎来U23亚洲杯和亚运会,若成绩达标,他很可能顺势接手新国奥队。他的优势在于已整合了蒯纪闻、毛伟杰等U20国青核心球员,且对国内联赛年轻球员的动向掌握更及时。不过,U22国奥近期热身赛表现起伏,能否服众还需更多硬仗检验。
青训加速:新U17国足已“起跑”
在U17国足征战亚洲杯的同时,2009年龄段新U17队(现U16队)已在香河基地集结,由日本教练浮嶋敏带队赴欧洲拉练。这支队伍是2032年奥运会的适龄梯队,足协对其投入力度空前,目标直指下届U17世界杯。此外,2007年龄段国青队(现U20预备队)已组织三期集训,郑智、黄博文等前国脚参与执教,但足协更倾向于外教掌舵。
选帅不是终点,而是青训体系的“试金石”
1. 外教“红利”还能吃多久?
久尔杰维奇和安东尼奥的候选,延续了足协“外教主导国字号”的思路。外教的优势在于战术理念先进、选拔用人更客观,但问题同样明显:
短期效应:外教合同周期短,战术体系难延续。例如,U20国青的防守反击打法能否在国奥队延续?
文化隔阂:外教对中国球员技术特点、心理特质的理解需要时间,而足协往往缺乏耐心。
反观印尼U17的成功,本土教练阿里安托(师从韩国名帅申台龙)将国家队战术理念“下沉”至青训,形成统一风格。我们是否过度依赖外教,而忽视了本土教练培养?
2. 青训“断档”比选帅更致命
目前各级国字号面临同一困境:球员年龄断层。例如,2008年龄段U17球员既非奥运适龄,也难以进入U20国青,解散后多数人将回归俱乐部梯队“待命”。而2007年龄段国青队虽组织集训,但球员比赛经验匮乏,热身赛质量参差不齐。
印尼足球的启示在于:青训需要“十年规划”而非“大赛赌注”。他们从2018年东南亚U16锦标赛起步,通过大量高质量热身赛(对阵瑞士、苏格兰等)磨砺球员。我们青训则常因全运会、联赛让路,牺牲国际比赛机会。
3. 久尔杰维奇与安东尼奥:谁更适合?
久尔杰维奇:擅长激发球员斗志,U20国青的“铁血防守”令人印象深刻。若执教国奥,可延续防守反击传统,但进攻创造力不足的问题需解决。
安东尼奥:战术更灵活,注重控球和边路突破。但U22国奥的稳定性不足,若想统率国奥,需证明自己打硬仗的能力。
无论选择谁,我们都应明确目标:是追求短期大赛成绩,还是为2032奥运周期蓄力?
我们需要的不是“救世主”,而是“播种人”
U17国足的亚洲杯之旅再次证明:足球没有捷径,青训的债迟早要还。久尔杰维奇和安东尼奥的“二选一”,不仅是选帅问题,更是我们足球发展路径的选择——是继续“外教速成”,还是沉下心打造本土体系?
印尼U17的崛起提醒我们: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体系化青训的必然。当12岁的孩子因“踢球没出路”放弃足球,当基层教练因待遇低频频转行,再好的外教也难为无米之炊。
你支持久尔杰维奇还是安东尼奥执教国奥?
中国青训最该向印尼学习什么?
年轻球员如何避免“大赛后解散即失业”?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峡谷野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