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蹇街村李大姐家的蒜田里,蒜农们手法娴熟地采挖着大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大姐满脸笑意:“大蒜价格相对稳定些,我家年年都种,今年种了4亩多点,独蒜12元左右一公斤,分蒜9元左右一公斤,加上蒜杆,总的收入五万元左右。”
春风吹拂蒜飘香,田间地头采收忙。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州城镇的沃野平畴间,空气中弥漫着大蒜辛辣鲜香的“致富味道”。
走进蹇街村李大姐家的蒜田里,蒜农们手法娴熟地采挖着大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大姐满脸笑意:“大蒜价格相对稳定些,我家年年都种,今年种了4亩多点,独蒜12元左右一公斤,分蒜9元左右一公斤,加上蒜杆,总的收入五万元左右。”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让州城大蒜深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提升大蒜的产量与品质,州城镇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大蒜产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目前全镇2025年大蒜种植面积净种加套种11400余亩,总产值达2.5亿元。
在彩军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大蒜收储基地,工人们仔细分拣包装大蒜,主播热情推介大蒜,满载的卡车进进出出,一派大蒜俏销图景。线下与各地经销商积极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将本地大蒜远销全国各地;线上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让州城大蒜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
“目前收购大蒜2000多吨,有4个主播分两班轮播,线上每天3000单左右,日销售额6~7万元。预计今年销售大蒜3000多吨,年销售额3500万元。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周边200余户蒜农增收,用工也优先选用附近村民,在高峰期日均用工100来人,日均工资150—400元。”合作社负责人李晓星介绍。
大蒜产业不仅让蒜农钱包鼓鼓,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大蒜收获季,田间地头与合作社满是忙碌身影,采挖、分拣、包装、运输,各个环节均需大量人力投入,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我们两口子在合作社干活,两个人一个月有1.5万元的工资。”顾家赚钱两不误,务工村民言语间满是满足。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王春 张鸿灵
编辑:黄世俊
审核:普娅鑫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来源:云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