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奉节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这里既是人大代表收集民意的“前哨站”,又是化解群众烦心事的“会诊室”。代表们把群众茶余饭后的“真心话”当作履职“指南针”,让“民情茶话会”成为“暖心服务站”,用“事事关心”的责任担当换来群众“件件顺心”的幸福生活,在为民服务的点
近年来,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人大创新工作方式,以“双百助推”和“民生实事”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在瑞丰社区打造“廊桥议事”基层民主实践平台。
奉节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这里既是人大代表收集民意的“前哨站”,又是化解群众烦心事的“会诊室”。代表们把群众茶余饭后的“真心话”当作履职“指南针”,让“民情茶话会”成为“暖心服务站”,用“事事关心”的责任担当换来群众“件件顺心”的幸福生活,在为民服务的点滴细节中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古风廊桥下,长廊两侧,数十名社区群众和县、乡人大代表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唠家常。“我们乡海拔高、气温低,交通相对闭塞,如何才能增收致富?”“村里的野生油竹笋、羊肚菌等产量都很可观,但难在‘销路’上。”“我们龙桥本地高山土猪肉质好,腌制的腊肉也很香,有没有专门的地方收购?”“马上就是避暑黄金时段,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到乡上来消费?”“夏天快要来了,会不会又经常停水?”……人大代表们根据社区群众的诉求,现场商讨解决方案。
谈到场镇环境卫生改善时,县人大代表、龙桥土家族乡乡长李海艳说:“瑞丰社区正在依托‘双百助推’活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创新场镇管理,成立以人大代表、活动站站长为组长的场镇管理小组,将场镇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各落实一名成员包片负责,形成划片包干、网格管理工作格局,聚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场镇建设,打造土家特色人居环境‘样板间’。”李海艳呼吁,大家要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做好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房前屋后勤打扫。镇管理小组先后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和志愿者开展清扫服务五次,清除非法广告30余处,增设垃圾分类投放点两个,垃圾分类试点居民参与率达80%。
谈到产业发展增收致富时,在场群众纷纷各抒己见,“去年采笋节,土家特色农特产品野生油竹笋、土家干辣椒、高山老腊肉、土家虫草鸡,以及染绘、刺绣、编织和雕刻等民族民间工艺品纷纷亮相,场镇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建议要继续带动土家特色农特产品和民族民间工艺品销售,让更多人知道好产品。”“‘采笋季’系列活动期间,还通过电商直播开展了我乡农特产品展销,现在直播带货很流行,是拓展我乡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和增加收入的一个方式。”……瑞丰社区乡人大代表、综合治理专干高长久表示,“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老百姓给我们乡政府、社区和县、乡人大代表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好办法。”
瑞丰社区乡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朱作权称:“廊桥议事点用有形的场地拉近无形的干群关系,社区群众有任何疑惑、困难都能现场反馈。今年以来,社区已在廊桥议事点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两次,收集并解决饮水、医疗、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民生问题20余个。大家坐在廊桥上商商量量地就把事儿解决好了,大家心也就更齐了,一心想把社区建设得更好。”
瑞丰社区立足廊桥议事点阵地优势,创新打造“听民声、聚民智、汇民意、解民忧”的基层民主实践平台,通过“廊桥夜话”等特色活动,构建起人大代表履职新场景。
下一步,瑞丰社区将以“共商聚共识、共管促落实、共治谋长效”为工作路径,持续完善“群众提事、代表议事、联动办事”的自治机制,为绘就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注入人大力量。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朱一帆 通讯员 毛韦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