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这个乳腺癌分型再凶险,专家告诉我一样有机会让癌细胞消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09:20 1

摘要:亲爱的觅友们,【有雯必答】第14期的直播回顾来啦,嘉宾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夏雯主任!我们主要整理了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亲爱的觅友们,【有雯必答】第14期的直播回顾来啦,嘉宾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夏雯主任!我们主要整理了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新进展

✦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相关问题答疑

01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觅健小米:主任您好,请问什么是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有哪些特点呢?

夏雯主任: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HER2三个指标免疫组化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15%。这类肿瘤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较大,预后相对较差,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约20%左右,治疗难度大,是当前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难点。

但是,不必一听是三阴性乳腺癌就绝望。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仍有机会治愈,预后需结合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等综合判断。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复发风险较低。

所以说,三阴性乳腺癌并非都预后差,个体差异大,应结合具体情况科学评估,积极治疗。

觅健小米:HER2低表达是什么意思呢?

夏雯主任:

以前HER2检测分两步:先做免疫组化(IHC),再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做FISH检测。

IHC 0或1+:HER2阴性;
IHC 3+:HER2阳性;
IHC 2+:这部分患者HER2是不确定的状态,需进一步做FISH检测:FISH阳性为HER2阳性,FISH阴性为HER2阴性。

如今,在HER2阴性患者中,部分存在“HER2低表达”(即IHC 1+或2+/FISH阴性),约占HER2阴性患者的三分之二。目前“HER2低表达”概念主要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意义,因为有DS-8201(德曲妥珠单抗)等药物可用,疗效优于化疗;对早期患者,尚无明确治疗指导意义,无需过度纠结。

相信随着医学发展,未来治疗将更精准,尤其惠及晚期患者。

觅健小米: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目前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方面有哪些突破吗?

夏雯主任:

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治疗靶点,对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都不敏感,过去主要依赖于化疗。而近年来最大突破是在新辅助治疗阶段,在化疗的基础上加入免疫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高峰在术后1-3年,尤其是第一年。现在通过在术前新辅助治疗阶段,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 率,即手术时肿瘤已完全消失,复发风险更低,治愈可能性更高。

治疗关键点:

免疫治疗需要在术前新辅助治疗阶段使用,此时肿瘤存在于体内,肿瘤会释放更多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更强的全身抗肿瘤效应。术后再加免疫治疗,效果明显减弱。
术前通常进行6-8周期化疗联合免疫,再评估疗效。

觅健小米:哪些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适合在新辅助治疗阶段加入免疫治疗呢?

夏雯主任:

目前,明确获益于术前免疫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肿瘤大于2cm或有淋巴结转移(N1-N2期)

但淋巴结转移广泛(如锁骨上/下区转移,N3期)的患者虽未纳入研究,也可能获益,需个体化评估。

对于肿瘤很小(如<1cm)的早期三阴性患者,加用免疫治疗可能获益有限,与直接新辅助治疗阶段化疗或手术可能疗效相差不大。

觅健小米: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或没有达到pCR的患者,后续治疗及复查也会有所区别吗?

夏雯主任:

pCR不是最终治愈的保证,而是一个积极的阶段性目标,意味着预后更好、复发率更低。就像考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的概率更高,但并不等于“保送”。即使达到pCR,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复发,因此仍需坚持后续治疗和定期随访,不能掉以轻心。

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用过免疫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术后是否达到pCR,后续都要继续完成免疫治疗。

尤其对于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将来复发风险可能会更高,就像“成绩差的学生”,需要“补课”(即强化治疗)来提高治愈机会。

目前的强化治疗方式包括:

卡培他滨强化。奥拉帕利强化(针对BRCA基因突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型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等,正在研究中。

觅健小米: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因不良反应无法继续,该怎么办?是否必须停药呢?

夏雯主任: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强度大,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无法继续。处理原则如下:

1)明确原因

在治疗阶段可能不只用一种药物,多数情况可能是好几个药物一起去联合用药,所以需要明确和医生说明自己的体感情况,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医生来判断是哪个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2)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若为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恢复时间非常久,例如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等,相关药物可能需永久停用。

若不良反应较轻或可恢复,可考虑减量或暂停后重新启用。

3)调整治疗

无法继续原方案时,可考虑改用副作用更小的替代方案(如口服化疗),并确保手术、放疗等关键治疗完成。

所以大家不必因恐惧不良反应而抗拒治疗。大多数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严重不良反应只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是可控、可管理的。关键是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02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新进展

觅健小米: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目前有哪些新的治疗方式呢?

夏雯主任:

1)免疫治疗

在晚期使用时,需限定适用人群。例如帕博利珠单抗要求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10,特瑞普利单抗要求CPS≥1。

早期阶段一般不限定,只要是三阴性乳腺癌且符合肿块大小或淋巴结转移条件即可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需要评估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2)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

ADC药物通过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将化疗药物定点输送到肿瘤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副作用,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炎、干眼症等。

3)硼中子治疗

这是一种新型放疗方式,它通过核素找到肿瘤位置后释放射线进行定点放疗。目前我们医院中心也在做针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暂不针对三阴性乳腺癌。

觅健小米:不同的ADC药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夏雯主任:

目前成熟的ADC药物主要针对两个位点:

1)HER2位点

虽然三阴性乳腺癌HER2为阴性,但部分患者存在HER2低表达,其肿瘤细胞表面仍有少量HER2抗原。ADC药物(如德曲妥珠单抗)利用抗HER2抗体作为“导航”,将化疗药精准送达肿瘤细胞,并具有“旁观者效应”,可同时杀伤周围HER2阴性的癌细胞。

2)TROP2靶点

超90%的三阴性乳腺癌有TROP2表达,因此TROP2虽非驱动位点,但可作为“抓手”用于ADC药物设计。靶向TROP2的ADC药物能显著提升疗效,相比传统化疗,有效率可提高数倍,疾病控制时间延长2-3倍。

此外,更多针对HER3、Nectin-4等新靶点的ADC药物正在研发中,未来选择将越来越多。目前成熟且疗效明确的就是HER2和TROP2两类ADC药物,若这两类ADC治疗失败,也可考虑参加临床研究。

觅健小米:您在临床中有遇到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例呢?

夏雯主任:我曾经接诊一位30多岁、刚生完小孩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当时参加的是化疗临床研究(尚未用免疫治疗),6个周期后肿瘤完全消失,至今已稳定生存8-9年,状态良好。

如今有了免疫治疗,同时新药每2-3年迭代,治疗选择越来越多,实现长期缓解甚至临床治愈的机会更多了,患者更应坚定信心。

03

觅友提问,抗癌干货一网打尽

幸运粉丝1:接下来要用TROP2 ADC药物,需要做TROP2检测吗?

夏雯主任:

目前暂时不需要常规检测TROP2表达。

因为现有研究显示,无论TROP2表达高低,TROP2靶向ADC药物相比传统化疗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无需检测即可使用。并且目前检测本身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医院结果可能不一致,易造成困惑,故暂时不建议患者自费进行TROP2检测。

未来若可选ADC药物增多,可能需要通过检测来优选方案。

幸运粉丝2:三阴性乳腺癌一期,没有淋巴结转移,肿瘤1.5公分,Ki-67 20%,先进行手术,后续进行了放化疗后,放化疗结束后还需要做辅助治疗吗?21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

夏雯主任:

根据觅友提供的情况,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合理的。

在放化疗结束后,后续可考虑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强化(650mg/m²,早晚各一次,连用1年),研究显示相比单纯进行随访观察无治疗,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可进一步降低约10%复发风险。

21基因检测主要用于评估化疗获益的可能性,已经做过放化疗就不用再做了。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建议做遗传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为基因突变导致的三阴性乳腺癌,如果真的存在遗传的问题的话,将来发生对侧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的概率都会增加,从而指导相应的预防策略。

幸运粉丝3:三阴性乳腺癌,术后Ki-67 90%,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结疗半年出现骨转移,后又进行6次化疗,仍然有骨转移,后续有什么治疗方案呢?

夏雯主任:

治疗结束半年出现骨转移,提示一线治疗失败,进入二线治疗,首选推荐ADC药物,优于传统化疗。

同时,需注意骨转移的“假性进展”。治疗后骨病灶看似增多或加重,但患者症状、肿瘤标志物等各方面指标整体在好转,可能是骨头修复过程中的“闪烁现象”,并非真正进展。这种情况在内分泌治疗(尤其是使用CDK4/6抑制剂的患者)中更常见。

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指标与影像学综合评估,避免误判。

04

尾声

感谢夏雯主任的精彩直播,感谢各位觅友们的陪伴。希望我们的“有雯必答”直播栏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相关知识。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树崽

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