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减1万多,唯品会1.8折的Burberry有多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9:51 1

摘要:自去年起,奢侈品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明显减弱。贝恩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8%-20%,多家奢侈品免税店业绩承压。以海南离岛免税为例,其销售额在2024年遭遇重挫,同比下跌近30%。

自去年起,奢侈品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明显减弱。贝恩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8%-20%,多家奢侈品免税店业绩承压。以海南离岛免税为例,其销售额在2024年遭遇重挫,同比下跌近30%。

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不再“吃香”,跟它们疯狂涨价有一定关系。奢侈品牌希望通过涨价来保持格调,比如去年7月,某奢侈品就进行过一次全线涨价,这是它近3年第10次涨价。今年各大奢侈品在国内市场也酝酿着新一轮价格突袭,预计加价幅度在6%-13.7%之间。

这种涨价行为背后自有逻辑。回溯奢侈品黄金年代,这些高端品牌的价值锚点深深扎根于阶层象征与社会认同。彼时,一只爱马仕的铂金包在商务酒会上若隐若现,香奈儿经典菱格纹手袋被精心摆放在会议室角落,这些都不动声色地彰显着持有者的高贵身份。都市精英们深谙此道,他们愿意为这种无声的语言支付溢价。

但今日不同往日,奢侈品涨价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因为中国年轻人的消费心态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既追求品质又倡导节俭,希望在省钱和消费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心理,在国际顶奢品牌的购买决策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比较直观的是,在国内,低折扣奢侈品特卖会开始增多。已经有几年不办内购会的GUCCI去年办了两次内购会。PRADA、MiuMiu、YSL等一线奢侈品的特卖会也接连北上,都在北京办了专场特卖。

特卖会的折扣很有吸引力,在北京PRADA的特卖会上,小布看到一条裤子原价近1万,折后售价不到千元。另一次是在香奈儿的内购会上,苏苏淘到了一条原价26万的裙子,1折到手2.6万。

除了线下,奢侈品在线上也开始了折扣。比如专注特卖的唯品会,在最近上线了一批Burberry女包。有消费者发现,其中一款限量款百搭包低至1.8折,优惠幅度超过1万元。对于这次活动,有人留言,“性价比是真的高”。很多商品补贴之后,价格仅有国外专柜价的2折左右。

总之,折扣奢侈品的热销不仅是市场变化的缩影,也是消费者理念转变的体现。如今,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品牌的光环,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和性价比。面对这一趋势,奢侈品行业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果品牌仍然以高姿态过分强调稀缺性,这届年轻人恐怕不会买账。

来源:照理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