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题为“用爱托举 幼有善育”的托育服务直播课堂在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启森托育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李沧区卫生健康局、李沧区计划生育协会、李村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通过实时直播的方式,将托育机构内婴幼儿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呈现在公众面前,不仅展示了区内托育
医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社区供图
近日,一场题为“用爱托举 幼有善育”的托育服务直播课堂在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启森托育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李沧区卫生健康局、李沧区计划生育协会、李村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通过实时直播的方式,将托育机构内婴幼儿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呈现在公众面前,不仅展示了区内托育服务的优质成果,也有效传播了科学育儿理念,显著提升了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知与认可。
打造高品质托育新模式
当天上午九点半,直播准时开始。镜头跟随着老师们亲切的笑脸,记录下孩子们从晨检、入园到参与各项活动的完整过程。在启森托育中心明亮整洁的活动室内,十余个幼儿正在老师引导下参与非遗文化体验课——剪纸游戏。孩子们小手拿着安全剪刀,认真专注的模样引得线上观众纷纷点赞留言。“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在托育机构接受这么丰富的课程。”一位观看直播的家长评论道。
李沧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直播这种直观、真实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打破托育机构的‘围墙’,让更多家庭了解现阶段托育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这也是我们扩大托育服务知晓度、消除家长疑虑的创新举措。”作为明德阳光·红黄蓝春之都幼儿园的园中园,启森托育中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科学照护,全面发展”的理念。中心针对1.5岁至3岁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实施了精细化分班制度,按照月龄将幼儿分为不同班级,设计符合其发展需求的阶梯式课程。
“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更重视其早期发展能力的培养。”启森托育中心主任介绍道,“每个班级都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育婴师和早教老师,课程设置涵盖语言启蒙、认知发展、社交技能培养等多个领域。”此外,中心还创新性地将非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皮影戏、剪纸、传统节日活动等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近年来,李沧区积极探索“医育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了“卫生中心——托育中心”指导网络,实现了医疗资源与托育服务的有效对接。区内定期组织儿科医生、保健专家走进托育机构,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和卫生保健指导,同时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随着三孩政策的深入实施,家庭对专业化、多样化托育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李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慕贺介绍,目前街道辖区内已有3家备案托育机构,提供托位140余个,服务形式以全日托、半日托为主,临时托、计时托等为补充,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现在双职工家庭多,老人帮带孩子的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育儿的需求。”慕贺说,“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托育服务已经成为民生领域的重点任务。”
多元化托育服务可期
面对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李沧区正在制定更加积极的发展政策。下一步,李村街道将聚焦扩资源、提质量、强保障三大方向,持续推进多元化托育服务落地。具体措施包括: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开展家庭托育点试点工作;加强托育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和职称评定机制;建立托育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 记者 徐小钦 实习生 李国萍
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