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杨树、法国梧桐、柏树这类植物,花朵不仅体积微小,缺乏香气,更不含花蜜,只能依靠风来传播花粉,因而这类植物的花被称作“风媒花”。风媒花的花粉又小又轻又多,借助风在空气中扩散,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原因。
在繁花似锦、草长莺飞的美丽春季
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独有的生机与活力
当微风拂过
各种花粉如细小的精灵
在城市上空翩翩起舞
在你未察觉的时候
它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呼吸之间
成为花粉过敏者的“噩梦”
图源:网络
有人眼痒难耐,似有细沙揉搓
有人嚏喷连连,鼻涕如泉水般涌出
有人皮肤泛红,瘙痒难忍……
图源:网络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微妙博弈中
让我们一起探寻应对之策
与春天和谐共处
让美好不再被花粉的阴霾所掩盖
哪些植物会引起过敏?
植物的传粉过程,主要借助风与昆虫这两种外界媒介。
像杨树、法国梧桐、柏树这类植物,花朵不仅体积微小,缺乏香气,更不含花蜜,只能依靠风来传播花粉,因而这类植物的花被称作“风媒花”。 风媒花的花粉又小又轻又多,借助风在空气中扩散,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原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杏花、樱花和海棠花等植物,凭借鲜艳的色彩与馥郁的花香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光顾。在昆虫采蜜的过程中,花粉得以传播,这类植物被称为 “虫媒花”。虫媒花的花粉颗粒相对较大,且表面具有黏性,不容易随风四处飘散,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引发过敏反应。
常见的花粉过敏源有哪些?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春季常见的花粉过敏源:
1、树木类
杨树:花粉颗粒细小(直径约10-50微米),易通过空气传播引发过敏。
柳树:杨柳科柳属,花期在2-4月,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柳絮本身虽不易致敏,但易黏附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柳絮高峰期(4-5月)可能加重过敏症状。
柏树:柏树科刺柏属,花期在4-5月,全国均有分布。雄柏树枝头挂满黄花,可产生大量花粉,其花粉具有更强的漂浮能力,作为春季主要致敏树种,其花粉含高浓度过敏原蛋白,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
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花期在3-4月,从北至南均有栽培。接触其花粉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等。
2、草类
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花粉在春季飘散,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葎草:桑科葎草属,多生长在路边、荒地等。葎草的花粉也具有较强的致敏性,过敏体质者接触后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花粉为何会成为"春日刺客"?
当你在公园漫步时,漫天飞舞的花粉看似浪漫,实则暗藏玄机。
研究发现,这些直径仅10-50微米的"小伞兵",表面携带的过敏原蛋白、内毒素和腺苷等物质,布满尖刺和脂质介质,就像带刺的"生化武器",会突破鼻腔黏膜防线, 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更可怕的是,气候变化让花粉季越来越长。
据中国气象局报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增加了约1℃,植物的授粉日期也随之发生改变,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花粉产量增加,同时增强了花粉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性。
花粉过敏会引起哪些症状?
过敏发作时,身体就像在上演荒诞剧——
眼睛剧场:组胺释放引发"泪如雨下",结膜充血红肿,仿佛戴了副"红美瞳" 。
鼻子剧场:可能连续打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清水样鼻涕飞流直下,纸巾消耗量暴增300%。
图源:网络
喉咙剧场:瘙痒感如同蚂蚁爬行,刺激性咳嗽让你秒变"咳嗽达人"!最危险的当属支气管哮喘发作,每分钟呼吸次数飙升至40次,喉咙发出拉风箱般的哮鸣音,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皮肤剧场:荨麻疹此起彼伏,瘙痒难耐,仿佛被看不见的小爪子不停抓挠。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者,尽快启动"三维防御体系"!
一是“时空穿越法”:如若外出,尽量避开上午10点-下午4点花粉高峰期,要么像"宅家达人"一样闭门不出,要么干脆到花粉较少的海边或高原度假。
二是“装备升级术”:佩戴防花粉口罩(N95级最佳);使用花粉阻隔剂(鼻腔涂抹凡士林)。
三是“空气净化战”:若条件许可,家中可配置 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400m³/h 的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24小时运转,让花粉颗粒无处遁形。
切记:如若过敏严重,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
收好这份春季花粉预报地图
提前防范应对
↓↓↓
图源:中国天气网
图源:中国天气网
希望大家在繁花似锦的季节里
既能欣赏美景
又能远离过敏困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