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机体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器官之一,人体约70%左右的免疫细胞都聚集于此!肠道内更是蕴藏着百万亿数量级的庞大微生物群,其中真菌、病毒、细菌等各类成员一应俱全,它们共同守护着宿主的健康。如今,临床已开辟出多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有效路径,无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机体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器官之一,人体约70%左右的免疫细胞都聚集于此!肠道内更是蕴藏着百万亿数量级的庞大微生物群,其中真菌、病毒、细菌等各类成员一应俱全,它们共同守护着宿主的健康。如今,临床已开辟出多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有效路径,无论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还是采用前沿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技术,亦或是补充益生菌/益生元,都为改善肠道生态提供了有力手段。
而近期全球科学界的殿堂级期刊《Science》,重磅报道了一项极具开创性的临床研究——“应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联合抗PD-1,治疗PD-1难治性黑色素瘤”,该研究数据令人振奋:FMT与抗PD-1强强联手,宛如一对无坚不摧的“超级组合拳”,不仅成功改写了肠道微生物组的格局,更是将肿瘤微环境来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重新编程”,以克服PD-1晚期黑色素瘤亚组中对抗PD-1的耐药性,为那些原本在黑暗中绝望徘徊的患者,带来了一线转机!
▲截图源自“Science”
一、 FMT联合疗法立大功: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达20%,有患者达完全缓解,疾病稳定超1年
本次研究纳入了16例对抗PD-1疗法原发性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这些患者先前接受抗PD-1单独治疗,或与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联合治疗,又或参与研究药物联合治疗时,均未产生有效反应。在入组患者中,15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接受了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客观反应,客观缓解率(ORR)达20%,包括1例(PT-18–0032)达到完全缓解(CR),两例(PT-18–0007和PT-19–0024)达到部分缓解(PR)。另外,有3例患者(PT-18–0018、PT-19–0002和PT-19–0010)疾病稳定(SD)状态持续超过12个月(详见下图)。在这些患者中,患者PT-18–0007在两年多后仍维持部分缓解(PR)状态。
此外,在中位随访期为7个月时,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7.0个月。此外,在6名实现疾病控制(即客观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为14.0个月(详见下图)。
▲图源“Scienc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图展示了两例达到客观缓解(ORR)患者的代表性放射学示例。患者PT-19–0024在四个不同时间点的CT扫描显示,接受FMT后,肿瘤初期有生长迹象,最终实现部分缓解(PR)(详见下图C)。图D则呈现了患者PT-18-0007的代表性CT扫描图像。
二、何谓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
粪便菌群移植(FMT)是从健康个体捐献的粪便中,分离出粪便菌群,以菌液或荚膜的形式,通过内窥镜灌注或胶囊口服的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中,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恢复微生物的多样性(详见下图)。
▲图源“Curr Treat Options Onc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三、小编寄语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部生态的关键“守护者”,与癌症防治紧密交织,恰似为抗癌之战精心构筑的一道 “隐形防线”。通过科学有效的调节举措,不仅能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筑牢根基、添砖加瓦,更能显著提升抗癌及免疫治疗的 “战斗力”,巧妙化解手术与放化疗带来的诸多副作用“难题”,肠道菌群调节也称为了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之后的又一“抗癌新星”。比如上文提到的研究,就再次用数据佐证了粪菌移植在黑色素瘤患者免疫疗法中的巨大潜力,可改善患者对抗 PD-1疗法的耐药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最后全球肿瘤医生网小编温馨提示,如果癌症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的体重时,需及时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等。
四、参考资料
[1]Davar D,et al.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anti-PD-1 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2021 Feb 5;371(6529):595-602.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