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军事舞台上,中国的歼-36战斗机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成都的这架六代机最近通过一段低空飞行视频,首次揭示了其并列双座布局,引发了业界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歼36横穿马路,机身细节大方展示,有轰炸机的影子?
在全球军事舞台上,中国的歼-36战斗机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成都的这架六代机最近通过一段低空飞行视频,首次揭示了其并列双座布局,引发了业界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这不仅彰显了它作为新概念超重型战斗机的潜力,也让美国坐立不安,其试图抢跑七代机,谁料还是晚了一步,中国早已攻克“心脏”问题。
(拍摄者上传的歼-36低飞画面截图,双轮结构起落架清晰可见)
1、低飞横穿马路,歼36现身成都
美国“动力”网站报道称,该视频拍摄于成都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当时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歼-36低空横穿马路,巨大的飞机声浪震撼心灵。
如此近距离的大方展示,无疑机身一些关键设计特征肉眼可见。
比方说,并列双座布局、重型双轮结构起落架、流线型驾驶舱、背部DSI发动机进气口、三台发动机尾喷口、镜面涂层……
令人瞩目的是,歼-36的起落架采用了双轮结构,与传统重型战斗机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F-22和中国歼-20,虽都属于重型战机,使用的却都是单轮起落架,这两种结构相比,双轮可以为战机带来更高的起飞重量,同时也能支持飞机在各种苛刻环境下进行操作,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正因如此,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从歼-36身上可以看到部分轰炸机的影子,尤其是美国F-111,只是,这类战斗轰炸机因为大重量,而导致近距离机动性能下降。
(歼-36挂着3台涡扇-15发动机,但这不过是试飞环节的“临时工”,之后还憋着大招)
2、三发设计?歼-36憋着发动机大招
其实,西方媒体这是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歼-36作为六代机,我们并不能用三代机、四代机、五代机的理念去看待它。
况且,歼-36采用三发设计,强劲的动力让它能够在高速下长时间巡航,为复杂的战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不仅如此,通过三发设计,我们更多能看到的是中国在战机研发过程中的深谋远虑。换言之,涡扇-15不是重点,歼-36还憋着大招没使出来。
虽说三台涡扇引擎已经够出色,但真正能让六代战机全面升级的关键,在于变循环发动机:低速时,能够实现燃油的高效利用,高速状态下,则能提供强大的动力输出。同时,它还能为激光武器和先进的量子雷达系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积蓄了相当长时间的技术实力。曾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双外涵道变循环发动机,其设计可谓独具匠心,风扇叶片甚至还能“自如变形”。
(虽说涡扇-15技术可行,但变循环发动机才更适合六代机,可提供更大加力推力)
3、歼36埋下了未来升级的伏笔
根据相关研究论文的描述,这款发动机可提供25吨级的推力,并配备矢量喷口,专为高空高速作战环境设计。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模块化设计,中间的发动机舱位为变循环发动机预留,两侧的WS-15随时可以进行替换升级,这得益于我们提前在设计时,将专门为接口尺寸做好预留,能轻松实现动力系统的更新。
在歼-36的设计中,同样埋下了未来升级的伏笔。
其背部的DSI进气道不仅是为涡扇发动机设计的表面结构,实际还预留了为冲压发动机服务的空间。待变循环发动机研发成功,歼36可以无缝切换至“涡扇+冲压”的双模驱动,实现3马赫的巡航速度。
相比之下,美国的NGAD项目同样瞄准XA100变循环发动机,但仍处于生产准备阶段,中国在这方面,显然更快一步。
更为关键的是,WS-15发动机的月产量已达到两位数,一旦变循环发动机的生产线启动,整个体系将顺畅过渡,这种丝滑流畅的节奏掌控,令人惊叹。
(美国《1945》军事网站发布文章,提到第七代战斗机)
4、抢跑七代机?美国晚了中国一步
目睹了歼-36的多重技术突破后,美国坐不住了,试图从七代机下手,实现抢跑。
歼-36的核心战术价值在于其能够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进行隐身突防,从而成功穿透敌方防空网,执行所谓的“穿透性制空”任务。当下,美国已经提出尚在PPT阶段的F-47六代机概念,但在特朗普看来,这还不够。
美国《航空周刊》披露,波音已经提出七代机方案,一旦成功研发,将给中俄带去巨大挑战。
然而,很快就被人捅破真相——波音七代机方案竟然直接借鉴了中国在2023年公布的“组合式变形机翼”设计。
不仅如此,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量子雷达、机载激光武器等核心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超过美国40%,这些都是未来七代机的决胜技术。
官方透露的信息还显示,未来运用于七代机的“心脏”新型爆震火箭发动机,中国已获得巨大突破,并在长达251秒的测试中表现出色,这说明,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
来源:兵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