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公交织线成网惠民生 助力首府发展加速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7:34 2

摘要:在呼和浩特市这座“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更承载着民生福祉的温度。近年来,呼和浩特公交始终秉承“人民公交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从绿色出行的低碳实践,到智慧发展的科技赋能;从惠民利民的暖心政策,到助力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了一篇又一篇

在呼和浩特市这座“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更承载着民生福祉的温度。近年来,呼和浩特公交始终秉承“人民公交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从绿色出行的低碳实践,到智慧发展的科技赋能;从惠民利民的暖心政策,到助力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了一篇又一篇高质量“公交答卷”。

交通网络全域覆盖,激活城市发展动能

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呼和浩特公交构建“快干支微、布局协调、换乘顺畅”综合公交服务体系,以“通游、通学、通园、通勤”四通为经纬,打造出行新场景,织就城市出行保障网。

通游专线双向赋能,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主动融入“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格局,开通炫彩观光巴士、开往春天的巴士、小黑河旅游观光线、生态漫游1号线、杏花节摆渡车等13条文旅线路,串联大召、昭君博物院等多个景区景点,打造“城市文化纽带”,一站式游青城。

通学专线定制升级,守护平安上下学。针对学校分布广、学生出行时段集中、传统公交覆盖不足等问题,制定“一校一策”,开通通学线路13条,打通学生安全出行、便捷入校的“最后一公里”。开通网约公交、大学生直达专线,有效解决大学城学生群体出行,实现“出门见站、到点上车”。

通园专线产业联动,精准服务园区发展。打通和林格尔县城至市区的公交线路,实现38个产业园区公交互联互通,形成“1小时通勤圈”,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2024年新增12条产业园区专线,日均输送职工1.2万人次,助力新能源汽车、乳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通勤专线为民服务,精准解决“出行痛点”。针对毫沁营等新兴板块,创新开通4条“微循环”公交线路,解决3万居民“最后一公里”难题;为盛乐经济园区定制夜间通勤专线,填补产业员工晚8点至10点的出行空白。

公交地铁深度接驳,双网融合畅行青城。通过“轨道+公交”一体化网络,实现42个地铁站与公交线路的无缝衔接,接驳率达97.7%,构建“快进慢游”城市交通体系。2024年地铁公交联程客流同比增长28%,带动沿线商业体销售额提升15%。

服务品质多维升级,塑造民生幸福标杆

服务保障提速增效。在跨年夜、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和重大节假日期间,通过加密发车频率、延长运营时间等方式,公交运力提升至40%。2024年“五一” 假期累计增开加车2100班次,保障45万人次出行需求。依托智能调度系统数据分析,实时优化28条定制公交线路,发车间隔缩短至5~8分钟,重点商圈与高校区的通勤效率提升至30%。

惠民政策扩面提质。积极落实老年人、学生、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享受优惠政策,把服务效能落实到群众心坎上。取消幸福卡(老年人)和爱心卡(残疾卡)办卡提供居住证的限制,推出退役军人及“三属”免费乘坐市区普通公交优待政策。2014年至今,已累计为350名道德模范办理道德模范公交卡,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的社会礼遇。推出“菁程卡”,实现校园卡与公交卡“二合一”。

服务体验推陈出新。推出“办卡十进”活动,114个网点覆盖城乡,2024年开展120余次办卡进万家活动,上门办卡3000余张,将办卡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两双”活动好评如潮。通过“双提升”“双认亲”活动,提升职工自身价值和对外形象,规范驾驶员行车和服务行为,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和先进驾驶员,首府公交文明服务蔚然成风。

绿色低碳引领转型,助力“双碳”战略落地

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1974台运营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29个充电场站、624个充电桩,年减少碳排放22.44万吨,相当于种植1200万棵树。2024年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居全国前列。

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利用微信公众号、公交车载LED屏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绿色出行的意义,提高市民的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在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联合企业、学校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发布倡议书、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形式,倡导市民选乘绿色出行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色出行。2024年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至47.46%,绿色出行比例达74.2%,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智慧服务多点发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打造数字服务矩阵。推出“青城公交”APP,集实时公交查询、线上办卡、办卡网点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工具。推出“青城公交”微信小程序,实现扫码乘车、定制公交预约、公交线路图查询等服务功能。

夯实基础服务设施。建设376个“智慧便民候车室”,配备实时到站屏、免费 Wi-Fi 和便民服务设施,覆盖80%主干道,日均服务20万人次。

保障市民安全出行。通过车辆每日严格“三检”、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守护、驾驶员星级管理和健康管理,完善应急演练体系等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市民乘客的每一次出行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文化惠民深化内涵,增强城市软实力

公交服务品牌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青城公交社”,以公交为载体传播青城文化,通过“联建共建”“文化建设”“典型宣讲”“公交漫谈”等方式,邀请各界代表感受首府发展变化,了解“呼市公交24年坚持1元票价”等惠民政策故事,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

主题车厢文化传播。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自治区民委的指导下推出56路“团结奋进号”、与呼和浩特警备区推出81路“青城强军号”、与市委政法委推出“青城法治公交专线”等主题车厢,让流动车厢成为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融的生动平台,为“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添砖加瓦。

从“挤公交”到“选公交”,从“出门有公交”到“喜欢坐公交”,呼和浩特公交这条流动的民生纽带,不仅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更丈量着城市的发展温度与民生厚度。未来,呼和浩特公交将继续紧扣“民生幸福”和“高质量发展”双主线,以车轮为笔,以道路为卷,走好“惠民路”“务实路”,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公交的新篇章。

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云艳芳)

来源:内蒙古新媒体协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