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布克奖短名单揭晓,聚焦多元主题和地域视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6:18 1

摘要:4月8日,布克奖官方网站公布了2025国际布克文学奖(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短名单。本次入围的6部作品以多元主题与地域视角,展现了人类在灾难、压迫与虚无中不屈的精神力量。

4月8日,布克奖官方网站公布了2025国际布克文学奖(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短名单。本次入围的6部作品以多元主题与地域视角,展现了人类在灾难、压迫与虚无中不屈的精神力量。

哪6本书?

从柏林公寓完美的室内生活,到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惊险旅程;从印度南部的父权社会,到触碰人类想象力极限的未来世界……这6部入围作品探讨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经历,并被仔细端详审视。

虽然这些图书最近才以英文出版,但其中有些作品历经了数十年的创作历程。《心灯》中收录的部分故事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体积计算》是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构思的故事;《豹皮帽》的灵感则来自作者与妹妹一生的情谊。

这些书讲述了人类生存与自我捍卫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在灾难、压迫、灭绝或绝望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本能。正如国际布克奖评委会所言:“在看似充满绝望的世界里,这份短名单是对人类精神的礼赞,颂扬着我们承受苦难的坚韧之力,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体积计算》(第1部)

On the Calculation of Volume I

作者:[丹麦]索尔维·巴勒(Solvej Balle)

译者:芭芭拉·J·哈弗兰(Barbara J. Haveland)

出版商:费伯出版社(Faber & Faber)

《小船》

Small Boat

作者:[法国]文森特·德勒克罗瓦(Vincent Delecroix)

译者:海伦·史蒂文森(Helen Stevenson)

出版商:小斧头(Small Axes)

《巨鸟注视下》

Under the Eye of the Big Bird

作者:[日本]川上弘美(Hiromi Kawakami)

译者:浅枝朝枝(Asa Yoneda)

出版商:格兰塔图书公司(Granta Books)

《完美》

Perfection

作者:[意大利]文森佐·拉特罗尼科(Vincenzo Latronico)

译者:索菲·休斯(Sophie Hughes)

出版商:菲茨卡拉尔多出版社(Fitzcarraldo Editions)

《心灯》

作者:[印度]巴努·穆什塔克(Banu Mushtaq)

译者:迪帕·巴什提(Deepa Bhasthi)

出版商:其他故事出版社(And Other Stories)

今年短名单有哪些特点?

国际化 在今年短名单中,欧洲作家占多数,入围的作者和译者来自七个国家——丹麦、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印度和苏格兰。6部作品涉及5种语言,其中2本译自法语,1本译自丹麦语,1本译自意大利语,1本译自日语,还有1本首次亮相的卡纳达语(印度南部3800万人使用)作品。

短小精悍 本次短名单中,4部作品篇幅不到200页,《完美》和《小船》更是仅百余页。《巨鸟注视下》是名单中篇幅最长的,有 278 页。

独立精神 6部作品均由独立出版商推出。其中,出版《巨鸟注视下》的格兰塔图书公司(Granta Books)曾两次出版该奖项获奖图书(2016年和2024年),出版《体积计算》(第1部)的费伯出版社(Faber & Faber)(2020 年)和出版《完美》的菲茨卡拉尔多出版社(Fitzcarraldo Editions)(2018 年)也都曾诞生获奖作品。

这6部作品有何玄机?

《体积计算》(第1部) 该书讲述了一位古籍书商被困在时间循环里,他每天早上醒来都是11月18日。作为该系列七部曲的第一部,其丹麦语原版是作者自费出版的,目前版权已售往20多个国家。

该书作者索尔维·巴勒是丹麦作家、出版商、翻译家和诗人,1986年她发表了个人的第1部小说。目前,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在国际上广受赞誉的《根据法律:人类的四种叙述》(According to the Law: Four Accounts of Mankind)。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评论:“《体积计算》的故事设定可能看起来是个噱头。但在哈弗兰的翻译加持下,巴勒简洁的文风呈现出一种低调的清晰感,为这个奇幻的设定赋予了哲学韵味。”《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评论:“如果让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改写著名奇幻电影《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可能就会写成《体积计算》这个样子。”

《小船》 该书取材于2021年一群移民乘坐小艇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悲惨且真实的事件,那次事件导致船上27人丧生。该书将其改编成一个令人震惊的现代道德故事。故事主要从一位法国海岸警卫队女性工作人员的视角展开,她曾收到移民们绝望的求救信号,但拒绝了他们,现在她必须向当局解释自己的行为。

该书作者文森特·德勒克罗瓦出生于巴黎,是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任教。2007年,他凭借小说《迷失之物》(Ce qui est perdu)获得瓦雷里・拉尔博奖(Prix Valery Larbaud)。

《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评论:“德勒克罗瓦既是小说家,也是‘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研究专家,这两个身份都有助于他深入思考危机时刻的伦理问题。把《小船》看作一部哲学恐怖故事吧。”

《巨鸟注视下》 该书描写了遥远未来的人类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孩子都是工厂批量制造的,成年人则由被称为“母亲”的人工智能生物看管。这本书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来回穿梭,大胆地探讨了人性的优缺点,以及人类在灾难面前的集体韧性。

该书作者川上弘美于1958年在东京出生,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当代小说家之一。在英语出版世界,她最著名的作品是2001年出版的《东京奇谭集》(Strange Weather in Tokyo),该书也是国际畅销书。

《卫报》(The Guardian)评论:“正如译者浅枝朝枝那令人不安的平淡语调所暗示的,这部小说真正关注的并非它所描绘的世界,而是随着我们身体和思想的变化,人性如何转变,社会如何改变。”

《完美》 该书讲述了一对旅居国外的夫妇试图在柏林实现梦想,却被现代世界不可避免的失望和社交媒体扭曲的现实所挫败的故事。安娜和汤姆沉迷于数字生活,但在这种表面化的生活中,他们发现难以找到生活的意义。

该书作者文森佐·拉特罗尼科出生于罗马,是意大利小说家、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他翻译了许多图书,包括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和哈尼夫・库雷西(Hanif Kureishi)等作家的作品。

《卫报》评论:“这部关于当代柏林的记录,阐述了全球化如何让我们与周围环境脱节。安娜和汤姆的行为直白地展现了同质化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殖民了城市,还侵蚀了人们的身心。”

《心灯》 该书通过12个诙谐、生动且令人心碎的故事,鲜活地展现了印度南部边缘化穆斯林妇女和女孩的日常生活。这些故事在1990年~2023年间发表。作者笔下每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充满活力的女儿、大胆的祖母、无私的母亲,都在一个对她们极为不利的社会中为生存和发展而抗争。

该书作者巴努·穆什塔克是印度南部作家、活动家和律师。20世纪70年代,她在印度西南部的进步抗议文学圈开始写作,著有6部短篇小说集、1部小说、1部散文集和1部诗集。

独立网站Scroll.in 评论:“在每个故事中,穆什塔克都营造了紧张氛围,情节发展让书中人物和读者都难以承受。书中女性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有所缺失,但她们并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受压迫的程度。”

《豹皮帽》 该书描绘了主人公与儿时挚友范妮之间强烈的感情。范妮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该书通过来回跳跃的时间记忆片段,努力捕捉神秘且矛盾的范妮,而她似乎总是遥不可及。这本书情感真挚动人,是作者在妹妹去世后创作的。

该书作者安妮·塞尔于1960年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波尔多,创作了17部小说,以及大量短篇小说和散文。她备受赞誉的处女作小说《家庭女教师》(Les Gouvernantes,英译名为The Governesses)于1992年出版。20世纪90年代,她曾以笔名担任一家主流女性杂志的图书编辑。

《布鲁克林铁路》杂志(The Brooklyn Rail)评论:“主人公和范妮的故事,讲述的是人们期待了解他人的欲望问题,以及不可知性如何让一个人变得有趣。不可知性与求知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