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里,巴彦淖尔市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抢抓农时,全力投入春耕生产。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还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他们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们“传经送宝”,助力春耕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春日里,巴彦淖尔市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抢抓农时,全力投入春耕生产。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还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他们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们“传经送宝”,助力春耕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往播种机里添加种子化肥(资料图)。
4月8日,在八一乡章嘉庙村农民赵魁的小麦套玉米田块里,播种机轰鸣作响,一粒粒小麦种子被播撒进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而此时的农技人员,也如同春天的使者,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农民的心田。
农技人员指导农民配出平衡肥料(资料图)。
“赵叔,您看这土质,得配出平衡肥料来,这样才能科学施肥,低成本、高产出。”农技人员苏景辉手持测土仪器,一边测量土质,一边向赵魁讲解合理施肥的重要性。他的话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赵魁受益匪浅。
查看土质情况(资料图)。
苏景辉从事土壤检测技术已经10年,他的足迹遍布临河区的每一个角落,将肥料配制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解决了无数农民的施肥难题。今天,他再次来到赵魁的田地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民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的服务理念。
测量土质(资料图)。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赵魁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家共有207亩地,今年全部采用小麦套种玉米的模式种粮食作物。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我心里更有底了。”赵魁满脸笑容地说道,“前段时间,市、区、镇三级农技人员就给我们各开展了一次培训,今天他们又来给我们现场指导,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据悉,今年春季,八一乡多次邀请临河区农技人员及乡里的土专家进行小麦立体匀播技术、小麦套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小麦科学施肥技术等技术指导。这些先进实用的技术深受村民欢迎,也为八一乡的春耕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股股长刘偲琪介绍,今年,临河区共组织了5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种植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800余册,为临河区的春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今,在临河区的田野上,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农技人员的身影成了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农民们送去了希望的种子和丰收的喜悦。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高舒 乔舒央
新闻编辑:郭玉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