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关税大棒下,印度的选择出人意料:给中国献上一份大礼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6:27 1

摘要:但让印度没想到的是,就在事情逐渐陷入僵局的时候,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却主动找到了它,向它伸出了交往之手。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特朗普用“对等”关税的大棒向全世界挥去时,印度的表现显得十分让人意外。

它虽然表面上也在求和,但与此同时也在做着另一手打算——

那就是主动向中国示好,还给中国送上了一份大礼。

印度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它送的大礼又是什么呢?

作为南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印度一直是一个让人难以忽视的存在,并且一直有着自己的大国梦想。

有着大国梦想的印度从那之后就处处把中国视为敌人,和中国的关系也就此陷入了冰冻之中。

但让印度没想到的是,就在事情逐渐陷入僵局的时候,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却主动找到了它,向它伸出了交往之手。

这个国家就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主动出手拉拢印度,把印度视为在亚洲打击中国的关键棋子。

从特朗普时代邀请莫迪私访庄园,到拜登时期延续对印拉拢政策,美国始终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的核心支点。

在这样的政策下,美国和印度经历了一段蜜月时期,但谁也想不到的是,随着特朗普的第二次上台,这个蜜月期就迅速结束了。

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对等关税”大棒横扫全球时,国际社会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

越南承受46%关税,柬埔寨高达49%,孟加拉国37%……而印度也得到了26%的关税,尽管如此,这与其他的国家相比也显得十分温和了。

除此之外,美国副总统万斯与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的访印计划,更是将印度推向全球外交舞台的聚光灯下。

可是印度的表现却十分让人捉摸不透,它既不像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主动示好,也没有和到越南领导人苏林一样进行零关税请求。

然而,印度的冷静反应如同一盆冷水,悄然浇灭了华盛顿的热情。莫迪政府既未公开回应关税问题,也未对美方示好展现急切姿态,这种反常的缄默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被美国“网开一面”的国家,竟在后来突然转身,向中国递出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战略大礼。

中印关系的破冰

在2020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一度让两国的关系跌入了冰点,印度对华实施投资限制、软件禁令、签证收紧等强硬措施。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仅仅三年之后,局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在3月18日,印度总理莫迪不仅突然主动称赞称赞中印关系,向中国示好,还主动向中国送上了一份大礼。

那就是莫迪政府不仅取消对华商品限制、恢复直航航线、放宽投资政策,更主动派遣代表团赴北京磋商边境问题。

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解读为印度对华政策的“180度大转弯”,那到底是什么让印度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究其根源,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竟然意外成为中印和解的推手。

印度耗资2300亿美元的“印度制造”计划在关税重压下濒临破产,2023年外国直接投资暴跌62%的数据,迫使商界发出“唯有中国能救印度经济”的疾呼。

莫迪在播客访谈中直言“中印千年交往史无真正冲突”,将边境问题比作“家庭摩擦”,这种前所未见的温和表态,标志着印度对华认知的深层转变。

印度的大国雄心

印度的转向绝非简单的经济妥协,而是基于对自身战略定位的清醒认知,这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南亚霸主,始终抗拒成为任何大国的附庸。

从冷战时期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却未遭美苏干涉,到如今在俄乌冲突中坚持独立外交,印度历来擅长在大国夹缝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莫迪政府清楚意识到:充当美国制华棋子既违背其“全球南方领袖”的抱负,更可能沦为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暴露出美国“扶持盟友”的利己本质,印度果断选择跳出陷阱。

这种战略自主在印度外长苏杰生“拒做西方反华工具”的声明中展露无遗,更体现在其对中国“平起平坐”的地位诉求中。

中国的应对智慧

面对印度的战略转向,中国展现出成熟大国的外交智慧,在金砖峰会铺垫、边境问题磋商、高层互访等系列操作后,中方对莫迪的积极表态给予“龙象共舞”的精准回应。

这种应对既包含对印度大国心态的尊重:承认其“全球南方天然领袖”的定位,又坚守核心利益底线,在边境谈判中更是坚持一贯的原则立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印度的转变转化为推动“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的战略机遇——

通过恢复跨境河流数据共享、重启直航、扩大投资等措施,既满足印度经济复苏需求,又为区域经济整合注入新动能。

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成功将美国的关税武器转化为深化中印合作的催化剂。

值得注意的是,中印关系的回暖并未彻底消除结构性矛盾:印度陆军参谋长德维迪关于“中国阻碍印度领导全球南方”的言论,暴露出两国战略竞争的长期性。

但当前的三边博弈已呈现新态势:美国试图用26%的关税优惠维系印太战略框架,却发现印度早已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

中国以经济合作为杠杆,正将西南战略压力转化为区域发展机遇;而印度则在美中之间扮演着“双重参与者”角色——既获取西方技术转移的红利,又享受东方市场开放的实惠。

这种动态平衡在2024年中印建交75周年之际愈发清晰,印度外秘唐勇胜“重建关系之路艰辛但必要”的表态,预示着南亚地缘格局即将迎来更深层的重构。

在这场关税引发的全球变局中,印度献出的“大礼”实质是战略选择的重心转移:从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转向成为多极化世界的独立力量。

这份礼物既包含取消对华限制的即时利益,更暗藏共同塑造亚洲世纪的长期愿景。

而中国的应对之道:在坚定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展现战略弹性,不仅化解了美国的围堵压力,更开辟出南南合作的新维度。

当特朗普政府仍在为“失去印度”焦虑时,亚洲两大文明古国已在关税硝烟中悄然执起棋局,这场关乎21世纪权力格局的博弈,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印度外交秘书:印度做好准备重建印中关系_北晚在线

来源:董雯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