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国字号混搭教练之弊,中国足球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5:01 2

摘要:在国青、国少先后无缘世青赛和世少赛的阴霾下,媒体人沈雷通过《东方体育日报》发表的专栏文章,如同一记警钟,敲响了中国足球在国字号球队建设上的深层次问题——为各级国字混搭各种风格的主教练,实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4月9日据直播吧的消息,在国青、国少先后无缘世青赛和世少赛的阴霾下,媒体人沈雷通过《东方体育日报》发表的专栏文章,如同一记警钟,敲响了中国足球在国字号球队建设上的深层次问题——为各级国字混搭各种风格的主教练,实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球队教练的混搭现状令人堪忧。U17和U16有日本教练,U20是塞尔维亚教练,U22则是西班牙教练。这种看似多元的教练组合,实则是一盘散沙。不同教练有着不同的足球理念、战术体系和训练方法,球员在不同年龄段频繁更换教练,就像在不同的轨道上行驶,难以形成连贯、统一的足球风格。

以国少队为例,预赛时在上村健一执教下对阵韩国队占尽优势,可到了正赛却表现不佳。这背后,教练风格的不连贯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球员在适应一种教练风格后,又要重新适应另一种风格,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成本和适应难度,影响了球队的整体战斗力。

从长远来看,这种混搭教练的模式不利于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足球青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小就为球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统一的足球理念和战术素养。而混搭教练会导致球员在不同年龄段接受不同的训练,难以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战术风格,到了更高年龄段,球队就难以捏合在一起,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明确国字号球队的发展方向是当务之急。中国足球需要确立一个统一的体系,为各级国字号球队搭建起统一的框架。在如今亚洲和世界的U17赛事体系里,每年一个年龄段组队就需要更多的主教练,更需要统一的技战术风格。只有这样,球员在不同年龄段才能接受连贯的训练,逐步提升自己的足球水平。

统一的技战术风格可以让球员在成长过程中形成默契,提高球队的配合能力。例如,日本足球的成功就在于其坚持的传控风格,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球员的传球、控球和配合能力,使得日本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也能打出流畅的进攻。中国足球也应该借鉴这种经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球员特点的技战术风格,并坚持下去。

同时,统一的体系也有利于教练的培养和选拔。中国足球可以建立自己的教练培养体系,按照统一的理念和标准培养教练,让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球队中发挥作用。这样,教练之间可以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共同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次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只在就细节论细节,而无法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吸取教训。中国足协需要仔细规划整条发展路线,不能坐等成功到来。

从国足到各级国字号球队,中国足球面临着诸多挑战。国足很可能在6月份结束世预赛征程,即使运气爆棚,也只能延续到10月。而结束任务的U20和U17,以及未来不久就有比赛任务的U16、U22等,都需要足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

来源:体育FAB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