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渗透到金融投资领域。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这一新兴概念进行非法AI荐股活动,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一起来揭开非法AI荐股的套路,学习实用的防骗指南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渗透到金融投资领域。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这一新兴概念进行非法AI荐股活动,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一起来揭开非法AI荐股的套路,学习实用的防骗指南。
关于非法AI荐股
非法荐股并非新鲜事物,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形式变得更加隐蔽。一些没有对应金融资质的“野鸡股神”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吸引粉丝,通常声称能通过特殊途径或者AI工具选股,实则背后操控编造骗局,有的还通过“收费订阅”、“付费问答”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不法分子综合多种手段让投资者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重视。
“黑科技”包装的虚假软件
诈骗团伙通过开发伪造的AI炒股软件,宣称掌握“独家算法”“机构内幕”或“量子计算模型”,以“零风险高回报”“稳赚不赔”等话术吸引投资者。殊不知,这类软件通常会创建虚假的交易界面,通过后台操控数据制造盈利假象,诱导用户不断充值。当投资者试图提现时,则会以“系统升级”“税费缴纳”等理由限制提现。
2
伪装流量博主
某些拥有大量粉丝的视频博主宣称投入巨资测试AI理财能力,但实际上,这些博主大多数缺乏证券从业资质,从而误导投资者依据他们的建议进行操作。
3
形成产业链,骗取资金
形成“养号—引流—变现”全流程,甚至通过AI机器人拨打电话筛选目标,例如,2022年,江苏镇江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AI技术实施的非法荐股诈骗案,涉案金额近1.8亿,犯罪团伙利用AI机器人拨打1700万个电话,获取80多万条有效客户电话,为境外诈骗团伙“引流打粉”。
如何防范AI荐股骗局?
1、建立科学投资观:
认识到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印钞机”,其价值在于提升效率而非消除风险。任何投资决策都应建立在对市场规律、企业价值的独立判断之上,避免盲目跟风“黑科技”。
2、选择正规渠道:
在选择任何投资产品之前一定要核实对方资质,对陌生荐股链接、内测邀请要保持警惕。
3、警惕保本保息陷阱:
任何投资产品都不得承诺保本保息,高收益一定对应着高风险,不要贪图一时的高收益陷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中。
4、善用监管资源:
如遇可疑情况,可向相关部门提起投诉。发现资金损失应立即报警,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AI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初心。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投资者更需筑牢风险意识防火墙,牢记以下原则可以帮助您有效防范风险: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神算子”,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两个要”——要查证机构资质,要理解投资逻辑。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真正驾驭科技力量,助力财富增值。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来源:长盛基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