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塔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治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11:54 2

摘要:十年来,上海铁塔从零起步,历经筹备初创、能力提升、全面运营、转型发展等多个阶段,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稳步成长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5G新基建的“主力军”。探索形成的“共享竞合、集约高效”的铁塔模式,为助力上海数字化转型、推动“

诞生于2014年的上海铁塔,源于国家深化通信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战略需求,肩负着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通信行业蓬勃发展的重任。

十年来,上海铁塔从零起步,历经筹备初创、能力提升、全面运营、转型发展等多个阶段,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稳步成长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5G新基建的“主力军”。探索形成的“共享竞合、集约高效”的铁塔模式,为助力上海数字化转型、推动“五个中心”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市民群众生活水平与获得感提升,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铁塔力量。

深化共享,推动5G新基建

上海铁塔自组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的原则,积极发挥统筹作用,并积极致力于共享现有市政资源,打造“一杆多用”的共享发展模式,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主动担当作为。

在传统建设模式下,三家运营商在同一区域内各自建设通信基站需要消耗18吨钢材、占用约30平方米土地。现在通过上海铁塔集约共享的建设方案,较原有运营商自建模式,可节省约6吨钢材、约10平方米土地,每年可节省钢材总量12000余吨,相当于1个东方明珠的钢材消耗量,节约的土地面积抵得上3个标准足球场。

截至目前,上海新建铁塔共享率从铁塔公司成立初期的13%大幅提升至目前的70%,95%的5G基站通过共享已有站址资源实现,相当于少建铁塔1.4万座,节约行业投资46亿元,节约土地近1600亩,不仅显著降低了建网成本,更彰显了上海铁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这种“减法”带来的却是网络覆盖的“加法”,如南京西路商圈5G下载速率较三年前提升了47%,人流量密集的陆家嘴地铁站实现了全时段无信号死角。近日,中西方民间交流再度上演名场面—外籍网红在中国直播,引爆国际互联网,他在上海直播的6小时,吸引了560万人观看,当外籍网红举着自拍杆闯入外滩时,直播间瞬间涌入30万观众,网络却依旧流畅,国外网友也纷纷赞叹:“中国网络太牛了!”。

截至目前,上海铁塔累计投资超80亿元,完成基站建设项目9.6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5.7万个,助力上海5G基站密度达到17.1个/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一;5G基站数43.8个/万人,排名全国第二;承接机场联络线、沪苏湖高铁、地铁等重大项目,隧道覆盖里程超340公里,室内覆盖面积超1.67亿平方米,统筹利用市政综合杆、道路龙门架建成基站超2500个。预计到2026年末,上海铁塔将累计建设5G基站6.1万个,统筹市政综合杆、道路龙门架物理站址3.7万座,新建铁塔共享率提升至86%。

在市政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自组建成立以来,上海铁塔已经累计完成1.7亿平方米的建筑物室内信号覆盖;完成340公里地铁里程信号覆盖与261公里的高铁里程信号覆盖。为更好地助力上海率先建成“双千兆”城市,近年来,上海铁塔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上海东方枢纽、机场联络线及沪苏湖高铁、机场、多条地铁桥隧等通信覆盖项目14个。

与此同时,上海铁塔还积极探索基站景观式美化,推动通信基础设施与景观、建筑物的深度融合。

在上海世博公园的江边码头,两座高高矗立的蓝色塔吊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作为历史工业遗存得以保留外,它们还承担着公园内无线信号覆盖的重要使命。这两座塔吊基站“浦博塔”正是上海铁塔因景施策、依塔建站的创新实践案例,也成为其将通信基站巧妙融入城市背景、成为城市风景的景观佳作。

公园内环境空旷、可利用的高建筑物少,新建塔站又会影响区域整体景观。上海铁塔结合公园景区基站拆迁现状及运营商覆盖需求,经过多次现场查勘,发现公园内保留的两个塔吊,其高度可满足公园的覆盖需求,经过反复研究,最终提出将三家运营商天线按方向分别安装在两个塔吊上的方案并得到了管理方的高度认可和协同推进,改建后的塔吊基站在保留场景原有的文化气息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塔建的建设成本。

在上海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俞喆的构想中,上海铁塔将进一步发挥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5G新基建的“主力军”作用,落实“满格上海”“信号升格”“5G揽海”战略要求,“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力推动空天地海网络一体化建设。

服务城市助力国际数字之都建设

上海铁塔积极贯彻落实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统筹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打造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级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等深化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中高点位独有优势,“塔、房、电、网、算力、服务”六位一体,建起空天地一体的感知体系,数智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不断强化行业深耕、产品创新、生态合作、服务质量,为上海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在环保行业,上海铁塔赋能生态治理,淀山湖全域实现蓝藻、水质等监测;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编写并发布长三角地区《基于铁塔站址资源的应急监测实施标准》,创新可移动式液压升降塔,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快速响应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在农业行业,上海铁塔数智化赋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要素,广泛服务万亩良田和乡村治理,金山白漾村全域治理、奉贤新叶村2300亩无人农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在水利行业,上海铁塔牵头负责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政三期”项目,服务太湖治理及生态保护。在气象行业完成国际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示范区项目,建设8座相控阵雷达气象站;在闵行实现温度精细化梯度测量;在金山联合研发气球识别算法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在地震行业,做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一般站项目建设,保障城市灾害预警的“神经末梢”。在应急行业,上海铁塔与市应急管理局一同申报国家发改委防灾减灾项目,成功获取国家应急部数据研究科研课题;在文旅行业,上海铁塔与市文旅局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探索智慧旅游监管、元宇宙文旅产品等领域创新,在旅游增量转化为消费增量过程中贡献铁塔力量;在交通行业,上海铁塔实现道路杆和通信杆体融合,为中环立交、国省干线提供一体化管理服务。

目前,上海铁塔共有1055个基站已由传统的通信塔转变为数字塔,为气象、环保、交通等30个部门提供信息支撑。

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工作中,上海铁塔通过对基站机房和一体化机柜进行绿色升级,采用自清洁新风系统、智能空调等节能技术,已完成1400个机房站点和5500个机柜站点的改造,全年累计节约用电6905万度。

此外,上海铁塔也积极探索能源服务创新,构建虚拟电厂,目前响应能力4万千瓦,累计响应41次,累计响应电量64万千瓦时,上海铁塔成为首批虚拟电厂运营商之一,入选2024年上海市虚拟电厂创新示范单位。

党建统领,努力践行央企使命

作为国资央企,上海铁塔时刻不忘自身应承担的政治责任。通过党建引领,不管面对恶劣气候,还是面对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上海铁塔人都会义不容辞、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守护通信网络的生命线,担当保障民生的急先锋。

迄今为止,上海铁塔已圆满完成了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工智能大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等80余项世界级、国家级会议与活动的通信重保任务,深受各上级主管部门及全市人民的高度认可。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正逢5G大规模建设,上海铁塔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5G建设任务,实现了“公司运营不停摆、通信支撑不掉队、服务质量不下降、业务发展不间断”。特别是在上海抗疫最艰难时期,第一时间完成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多处医院和临时隔离点的通信应急建设,筑牢城市疫情防控信息化底座,助力市委市政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组建成立以来,上海铁塔已顺利抗击了6次台风登陆及汛期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去年9月,受75年来登陆上海最强台风“贝碧嘉”影响,上海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并伴有12级以上阵风,给城市通信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上海铁塔按照市委对防汛防台工作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抗台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通过提前巡检加固重点区域通信设施、落实隐患整改,执行7×24小时通信保障值班机制,派出155支通信保障抢修队伍等措施,全力奋战在抗台风保通信的第一线,确保全市人民通信无忧,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此外,上海铁塔也致力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民生服务,投身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与电梯通信信号的补盲覆盖,主动牵头行业进入,助力上海市在2023年11月底完工2003个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信号覆盖工程。同时,上海铁塔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打造“骑手之家”,提供换电、休息、学习等一站式服务,提升绿色出行体验。在全市部署了2565个换电网点,年累计服务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达到超20万人次,日均换电服务超3.5万次,累计减少碳排放3.4万吨;在居民小区和街镇建设充电端口总数接近10万个,打造安全充换电生态圈,目前已覆盖近2000个小区,服务居民超50万。

全新起点,继续书写辉煌新篇

俞喆直言,过去十年,上海铁塔始终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砥砺前行,由新兴企业成长为信息通信业中坚,从“一个铁塔”加速向“三个服务商”蜕变。基于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不仅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服务国计民生、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贯彻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

展望未来,俞喆表示,上海铁塔将通过不断拓展共享边界、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数智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双碳”战略,让更多“社会塔”成为“通信塔”,更多“通信塔”成为“数字塔”,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书写新的辉煌。(戴楠)

来源:商务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