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有六个儿子,有六种不同的性格,最后又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呢?
乔致庸,他本来打算做一个书生,考个功名,将来光耀门庭。
可没有想到最后他没有考中举人,却被迫回家继承家族企业。
他商业上很成功,在情感上却波折,他娶了六个老婆,六个都死了!
到了后面有人都说他克妻命!
他这一生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有六个儿子,有六种不同的性格,最后又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呢?
乔致庸出生在晋商望族,家里生意做的很大。
本来他的日子过得挺还算安稳,自己家里的二公子,衣食无忧。
在他们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家业,其他的孩子另谋出路
在他正准备考公的时候,他亲哥哥乔致广却突然病逝了。
本来还打算做个清闲少爷,可现在家族企业继承的担子就落到了到他的头上了!
指望考公是不太可能了,这个时候家族生意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彼时天天都有债主上门讨债,家里的房产地契都差点被人拿走。
这种事对一个还没成年的少年来说,有点超出了能力范围了。
乔致庸心里那个苦谁知道呢,可他知道,自己不能也没有办法逃避,他必须扛起这份责任。
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乔致庸想到了他的恩师赵先生。
图片来自网络
赵先生算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他给乔致庸讲了好些经商的道理,还介绍了不少生意上的人脉给他。
乔致庸此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开始拼命努力经商打理生意。
首先他放下书生的架子,和雇工们一起干活,没日没夜地忙碌。
他对自己要求也是特别严格,对下属却很是关心,没有多久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天不负狠心人,仅仅就几年时间,乔致庸就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此时乔家的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
周围的人都对他这么小小年纪能有这魄力和能力竖起了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商业奇才。
乔致庸这人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重情义,生意做大了以后,他就经常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穷苦的乡邻。
时间久了老百姓把他当成了救星,到处宣扬他的善行善举。
这在生意场上名声好了,也给乔家带来了不少好处。
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乔致庸,也开始考虑终身大事了。
他的感情之路,何止坎坷两字?
他前后娶了六任妻子,前面五个都早早地去世了。
这对他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有人就开始传言说他是克妻命,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自己对待妻子,尽心尽责,呵护有加。
其中最让他伤心的,是第六任妻子杨氏,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就死了。
朋友们都劝他多娶几个小妾,多生几个孩子,可这次乔致庸坚决不同意。
在他心里乔家的家规组训是不能违背的,他们家有组训是“只可明媒正娶,不许纳妾”
他要让每个孩子都做自己的嫡子,这也是对妻子的尊敬。
乔致庸对这他的六个儿子都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家族的中流砥柱。
可现实却让再次让他无奈,这几个儿子各有各的毛病和缺点。
图片来自网络
大儿子乔岱古板固执,很难和人沟通,不善交际;
二儿子乔景仪做事时长冲动,欠考虑;
三儿子乔景俨反而是优柔寡断,成不了什么大事;
四儿子乔侃性格极度内向,比他大哥还不爱说话;
五儿子乔景偁满脑子都是诗词歌赋,对生意一点兴趣都没有,典型的一个公子哥。
乔致庸看着这几个儿子,心里那个着急,心想这可咋办?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他们能撑起乔家的家业吗?
不过转机出现在最小的儿子乔景僖身上,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儿子脑瓜子聪明,特别讨乔致庸喜欢。
乔致庸想着要好好培养他,将来让他继承乔家家业。
可谁能想到的是,乔景僖身体不好,年纪轻轻就先自己而去了。
丧子之痛对乔致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家里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让乔致庸操碎了心,但在生意场上他可是如鱼得水。
清末民初,很多名门望族都在这个时代的变革中没落小事,可乔家在乔致庸的带领下,生意却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还开创了金融史上的新局面。
乔致庸想出了“异地汇款”的办法,在全国各地开了好多票号。
这算是银行的雏形吧,在唐朝的时候就有飞钱一说。
其实这也算不得是他发明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
这样做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安全携带银两辎重。
这样一来跨地区的生意往来就方便许多。
他还大胆改革家族企业的股份制度,他提出给员工分红,同时把“诚信”两个字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时间长了,“乔”这个姓氏就成了晋商“信用”的代名词。
当时的朝中大员都对乔致庸特别赞赏。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资金不够,乔致庸看到左宗棠都能当了祖宅,于是他也是慷慨解囊,帮了左宗棠很大的忙。
洋务运动的时候,李鸿章想买先进的军舰,但是那时候朝廷没有钱,乔致庸也是二话不说拿出了一大笔钱给他买军舰。
这让满朝上下都对乔家另眼相看,乔家的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后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吓得逃跑,一路跑到了乔家地界。
乔家也是没有任何推脱的提供了大量的银钱帮助,还把自己的宅子腾出来给他们暂住。
慈禧太后后来回到背景,特别感激乔家,下诏让乔致庸去宫里领赏。
乔致庸别的不要,偏偏只要了四个字:“福种琅嬛”。
有了慈禧的“背书”,他们乔家在生意场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图片来自网络
乔家的六个孩子,除了最小的那个早早而亡,剩下的五个结局怎样呢?
长子乔岱过继给了伯父乔志广,后来因为跟官府又过节,导致他入狱,最后郁郁而终。次子乔景仪去蒙古做生育,遇到了蒙古王爷,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导致他被蒙古王爷杀害。三子乔景俨,也是乔家最后的守墓人,他在清朝败亡之后,乔家的产业也随之坍塌,最后他也是变卖家产维持升生计,到了最后喝药自戕。四子乔景侃,18岁染天花暴毙而亡。五子乔景偁留学国外,攻读博士,后来干脆给自己改了姓氏:史密斯新中国成立后乔氏后人选择把祖业交给国家经营。
这说明乔家的后人明白,时代在变,家族也要跟着变。
他们没有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积极适应新的环境,这种精神真的很可贵。
乔致庸临终前,把乔映霞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义’字当先,‘利’字居后。咱们虽然是商人,但不能只想着赚钱,要以仁义为本,不忘善举,记住乔家的家训。”
(参考资料来自公开权威资料,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娱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以下为部分公开资料截图:《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乔致庸几个儿子,后来混得又怎么样了呢?》---上游新闻----山西文旅网 ;《乔致庸曾在普通米中掺上等米 以好充次卖给穷人》2015年07月08日 15:31来源:羊城晚报 ;《老马价值观:让利于人 晋商乔致庸的为富之道》2016-02-15 10:48:00 来源:央广网
)
来源:山中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