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称因中方未能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撤回对美商品的34%关税,美国将在原有54%关税基础上再加征50%。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称因中方未能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撤回对美商品的34%关税,美国将在原有54%关税基础上再加征50%。
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总额将达到创纪录的104%。
据Blockbeats发布的最新消息,对中国104%的额外关税,将于4月9日起正式开始征收。
特朗普政府采取的这种"极限施压"策略并不令人意外,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就不断兑现其竞选承诺,强化对外贸易强硬立场。
他在4月2日签署行政令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设立10%的基准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加征更高税率。
而中国又会如何应对?
面对美方的威胁,我国官方特别坚定,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均表明立场: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奉陪到底"。这四个字虽简短,却表明中国已做好长期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准备。
我国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这样回应,经过第一轮贸易战的洗礼,中国经济已展现出更强的韧性。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中国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的高点67%已降至目前的不足35%,对美出口占GDP比重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显著降低。
这种战略调整能让我国在面对贸易冲突时更有定力。
与第一轮贸易战不同,经验丰富的我国这次准备了更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据多家媒体报道,我国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反制:
大幅加征美国农产品关税,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一旦中方对美国大豆、高粱等主要农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将直接冲击美国农业州的经济。
据统计,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已从2022年的428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290多亿美元,下滑近32%。进一步加税将使美国农民陷入更深的困境。农业州对特朗普政治支持至关重要,这一反制措施将产生怎样的政治影响?
我方可能暂停中美芬太尼合作,芬太尼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特朗普政府仍将美国国内药物滥用问题归咎于中国,并以此为由两次对华加征关税。
我国暂停相关合作将向美方传递强烈信号,表明单边主义压力不会奏效。
我方还可能采取禁止进口美国电影、限制美国禽肉输华等措施。我国还掌握着稀土出口这张"王牌"。中国生产了全球近60%的稀土,这些材料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工行业至关重要。
2019年,中国曾暗示可能限制稀土出口,当时就引发了美国科技和军工界的恐慌。而如今这一措施如果重现,将会对美国造成极大的打击。
中美贸易战升级已引发全球市场动荡,4月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超过2%,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1.5%。亚太市场同样遭受重创,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指数、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等均出现明显下跌。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如果中美关税战全面升级,2025年全球GDP可能下降0.5个百分点,相当于约5000亿美元的损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已公开警告,当前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
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后果将更为直接,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估算,104%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出超过2000美元。
这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也将抵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积极效应,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约70%,一旦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美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为何特朗普政府愿意让本国消费者承担如此高昂的代价?
如今我国和美国的态度都十分强硬,但谈判渠道并未完全关闭,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正在等待中国的电话",而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也称"如果中国愿意谈判,特朗普将非常感激"。这些表态表明,美方仍希望通过施压促使中方让步。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在贸易谈判中过早妥协往往会付出更大代价,在美方的"对等关税"面前,投降越快的国家,往往被美国敲骨吸髓得越厉害。一旦放弃抵抗,手中缺乏谈判筹码,即使坐上谈判桌,也只能被动接受对方条件。
欧盟的尝试就是一个鲜明例子,欧盟曾提出将对美关税降至零,希望换取特朗普的妥协,但特朗普随后要求欧盟额外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越南也曾提出对美零关税,却仍未能摆脱美国的关税压力。
历史已经证明,我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压力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无论贸易风云如何变幻,我国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全球经济稳定贡献力量。
极目新闻 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我外交部表态:若美一意孤行,中方必奉陪到底
金融界 美国周三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04%关税
观察者网 美媒质疑:芬太尼危机真的应该归咎于中国吗?
环球时报 特朗普喊话欧盟:必须购买3500亿美元美国能源,才能获得关税减免
来源:煮酒谈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