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起交通事故再次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关注。一辆领克07 EM-P在遭遇严重碰撞与翻滚后,车内人员仅受轻微伤,这一案例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事故细节及车辆设计参数,领克07 EM-P在被动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材料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
近日,一起交通事故再次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关注。一辆领克07 EM-P在遭遇严重碰撞与翻滚后,车内人员仅受轻微伤,这一案例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事故细节及车辆设计参数,领克07 EM-P在被动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材料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
3月25日,某领克07 EM-P车主在城市道路正常行驶时,前方大型挂车突然变道导致车辆紧急制动。后方水泥车未能及时避让,以较高速度撞击领克车辆尾部,使其发生360度翻转并最终撞击路边花坛与树木。经现场勘查,事故车辆ABC柱均未发生结构性变形,车主除轻微脑震荡外未出现其他严重损伤,领克紧急救援系统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同步完成报警与救援协调工作。
该车型的安全表现与其材料应用直接相关。领克07 EM-P车身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达82%,其中A柱、B柱及四门防撞梁区域采用四层2000MPa级超高强度钢,该数值是海狼级核潜艇钢材强度的3倍以上。前防撞梁采用航天级7系铝合金材质,截面呈日字形结构,宽度达1332mm,占车宽70%,主体壁厚5.0mm,配合288mm长的六宫格吸能盒,可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后防撞梁采用340-590MPa级钢材,厚度1.0mm,吸能盒长度80-100mm,较同级车型配置更为扎实。
针对新能源车型特有的电池安全问题,领克07 EM-P采用多维度防护策略。电池包外层设置"4横4纵"集成式框架梁,配合三叶草形状的传力路径设计,在正面碰撞中可引导冲击力分散,避免直接冲击电芯区域。A柱至B柱下方配置超长铝挤压门槛梁,长度覆盖整个侧围结构,其抗弯强度与吸能效率经过多次实车碰撞测试验证。电池包内部设置三条纵向加强梁,形成X形防护结构,进一步降低侧面撞击对电芯的威胁。该设计使车辆在侧柱碰撞测试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当前汽车市场对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的竞争日趋激烈,但领克始终将安全作为产品核心开发指标。从60米高空坠落的领克08 EM-P案例,到此次水泥车追尾翻滚事故,均印证了其安全技术的可靠性。
领克汽车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其在车辆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与创新,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通过真实事故数据与工程参数的公开,领克用事实证明:在极端工况下,扎实的材料应用与科学的结构设计仍是保障乘员安全的核心要素。这种对安全性能的执着追求,正成为消费者选择领克品牌的重要依据。
来源:互联网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