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探索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1:13 3

摘要:在今年的易门“二月二”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现场,本地企业带来的见手青冰淇淋及各类菌加工食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品尝、购买。3月末,易门县龙泉街道梅营社区连片的洋葱迎来丰收。走进春日里的易门县,既可以看到高原特色农作物蓬勃生长,又能听见现代化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既有

在今年的易门“二月二”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现场,本地企业带来的见手青冰淇淋及各类菌加工食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品尝、购买。3月末,易门县龙泉街道梅营社区连片的洋葱迎来丰收。走进春日里的易门县,既可以看到高原特色农作物蓬勃生长,又能听见现代化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既有田间地头的精细化管理,又有产业链延伸出来的一个个农产品特色品牌。

云南易门益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分拣牛肝菌。 通讯员 吴越凯 摄

当前,易门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该县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一幅田间与车间共鸣、传统与科技交融、实干与创新同步的现代农耕图正徐徐展开。

“订单农业+村办公司”助农增收

易门县山区多,种植业呈小、散、弱状态分布,但品种齐全是其一大优势。如今,订单农业的兴起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易门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罗斌介绍,越来越多的农户与企业、种植大户签订订单,按照要求进行种植,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梅营社区种植洋葱,是易门县订单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梅营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易门广聚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凌楠介绍,散户土地统一流转后,由社区整合土地资源,交由村办公司(易门广聚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引进企业资金,形成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洋葱的产量和品质,还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基本不愁销路。“村办公司聘请村民采摘洋葱,村民们不仅有土地流转的租金,还可以赚取工钱。”凌楠说。

“搭建好农企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做好服务工作,确保订单农业快速有序发展。这是我们村办公司其中的一项工作职能。”凌楠补充介绍,目前梅营社区初步探索形成了“用工企业+村办公司+务工人员”的联农带农模式,社区管理在册工种15类共300余人,为易门县浦贝乡板栗专业合作社、易门盛鑫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辖区3家家庭农场提供用工1.2万人次,促进辖区群众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此外,该村办公司还利用30座闲置的电能烤烟房种植红托竹荪。“最近每天都有红托竹荪运往上海、广州等地销售。”云南中海路德清洁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何俊表示,2024年11月利用电能烤烟房种植红托竹荪至今,采摘工作持续不间断,7、8月份将迎来丰产期,届时每天产量可达50至100公斤。

“精深加工+创新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如果说田间地头是农业的“第一车间”,那么工厂则是决定价值的“核心战场”。在云南易门益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鲜速冻车间,工人手持刀具快速切割牛肝菌。在流水线末端,急冻后的菌块被打包装箱,发往意大利。公司生产经理王文明介绍,该生产线主要是“美味牛肝菌”,目前正是“美味牛肝菌”生产、出货的尾期,但每周仍有2至3辆车装运菌子出口,每辆车可装载20吨左右。

云南易门益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食用菌制品、蔬菜制品、罐头食品、发酵性豆制品、调味料为主的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其生产的8个产品被认定为有机产品,“云之南”系列产品被认定为云南省“绿色云品”。“精深加工是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公司副总经理何琼萍表示,公司致力于食用菌产业的提档升级和精深加工,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何琼萍以目前市场销量很好的“鸡枞油腐乳”为例介绍:“油腐乳发酵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环境,2023年底到2024年初,我们对油腐乳生产车间进行了提档升级,现在车间恒温恒湿,实现了全天候生产。”

何琼萍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在菌子切块环节引入机械化设备,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标准化水平。预计今年公司加工产值将突破1.5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何琼萍说:“传统农产品只要经过工业赋能,就能释放出更多的增值空间。作为龙头企业,我们也希望通过创新,研发更多的市场化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同时,让更多人知道‘菌乡易门’。”

延伸产业链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闭环

同样在产业链上做文章的还有位于云南易门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云南裕隆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在加工大米、紫薯、青稞等多种高原特色杂粮的基础上,延伸发展餐饮业,旗下的奶茶店“吉茶阿布”和餐饮店“粥上粥”,所用产品或原材料均来自企业自身加工生产。此外,公司还传承了米布、玫瑰糖等非遗技艺,将传统美食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我们构建了覆盖种植、加工、餐饮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闭环。”公司副总经理毕兴权说。

“我们旗下的奶茶店即将入驻绿汁镇。”毕兴权介绍,当前公司以大力振兴粮食企业为己任,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子,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为易门县农业产品食品工业增添了“新军”,不仅扩大了全县食品工业规模,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毕兴权表示:“我们致力于把云南高原生态的‘农业产品’发展成为中国响亮的‘农业品牌’,力争把云南高原特色美食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据介绍,该公司与合作社的种植链遍布云南多个高海拔区域,包括曲靖、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种植面积上万亩,其中苦荞种植基地4000余亩、玫瑰花种植基地400余亩,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公司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16000元,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真正实现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厂房,易门县现代农业发展正呈现出勃勃生机。易门县乡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越凯表示,未来,易门县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1+6+N”重点产业,在抓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加快培育以烟、畜、菌、菜、果、药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统筹抓好农业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高原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丹)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