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六代机超低空飞行,单座还是双座,这次有了答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03:38 2

摘要:今天,网上又传出了成飞六代机试飞的视频,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歼-36战机是在超低空飞行时被拍到,从视频上看,这架六代机起落架已经放下,准备降落。画面中隐约可以看见驾驶舱内的两个白色头盔。

今天,网上又传出了成飞六代机试飞的视频,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歼-36战机是在超低空飞行时被拍到,从视频上看,这架六代机起落架已经放下,准备降落。画面中隐约可以看见驾驶舱内的两个白色头盔。

因此,成飞六代机大概率采用了双座设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成飞六代机为何选择双座布局。

战斗机的座位数量从来不是随便定的。我国早期的单座战斗机,比如歼-7,只需要一个飞行员专注于空战,而双座机型,比如歼-10S,往往需要承担更多任务。成飞六代机选择双座设计,应该跟它的定位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现代空战已经不是“一对一缠斗”的时代了。六代机需要同时处理大量信息:指挥无人机群、分析战场数据、操作复杂的电子战系统。

这些工作如果全压在一个飞行员身上,很容易顾此失彼。双座设计可以让两名飞行员分工,比如一人负责驾驶和空战,另一人专注于武器系统或无人机控制。

2. 任务多样性的需求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看,成飞六代机可能是一款多用途战机,既能空战又能对地打击。例如,它的弹舱既可以携带远程空对空导弹,也可以挂载大型航弹。

这种全能型战机的定位需要更细致的任务分配。比如,一名飞行员可以专门负责对地攻击的瞄准和武器投放,另一名飞行员则专注于飞行安全和应对空中威胁。

3. 长时间任务的耐力保障

六代机的作战半径可能超过3000公里,意味着飞行员需要在天上飞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单座飞行员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容易疲劳,双座设计允许两人轮换休息,维持战斗力。

4. 与无人机协同的优势

六代机可能需要指挥多架无人机作战,比如忠诚僚机。另一名飞行员可以专门负责监控无人机的状态、分配任务目标,甚至进行电子干扰。这种分工在单座飞机上很难实现,因为飞行员既要驾驶又要操作无人机,容易手忙脚乱。

双座虽然有好处,但也带来一些挑战。这些技术挑战可能影响飞机的性能。

增加一个座位会让飞机更重,可能影响战机的机动性和航程,同时对隐身外形也会有一定的破坏。

那如何来解决这些技术挑战呢?

成飞六代机的机身更大,翼展比歼-20宽三分之一,可以通过优化战机结构和使用先进材料来抵消座位增加带来的重量影响。

同时,成飞六代机采用并列双座,这比串列双座更节省空间,可以减少对战机隐身外形的破坏。

成飞六代机的这种双座设计让两名飞行员并排而坐,视野更开阔,协作更方便。

双座设计并不是成飞的独创,其他国家的六代机项目也有类似考虑。

美国的六代机NGAD最初计划是单座,但后来有消息称可能改为双座,因为单座飞行员难以兼顾指挥无人机和复杂空战。这说明双座设计在未来空战中的重要性,连技术领先的美国也在调整思路。

英国的“暴风雨”六代机同样采用双座布局,强调多任务处理和网络中心战。这种设计允许两名飞行员分别负责不同的战场维度,比如一人专注于空中目标,另一人协调地面部队或无人机。

成飞之前的歼-10S和歼-20S都是双座机型,说明他们在双座设计上有经验积累。尤其是歼-20S的双座布局已经验证了多任务协同的可行性,六代机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能不能让AI代替另一名飞行员?”

虽然AI可以辅助决策,但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人类的灵活性和判断力仍然不可替代的。例如,遇到突发情况或需要临时调整战术时,AI可能无法及时反应。双座设计可以确保至少有一名飞行员实时掌控全局。

成飞六代机的双座设计,实际上是我国对未来空战需求的产物。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发展武器装备的一贯作风。

当然,六代机最终的设计细节可能还在调整中,双座也可能面临技术挑战。但至少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个选择是符合逻辑的。这味着未来的空战将更依赖团队协作,而不仅仅是单机性能。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