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盯着手机上的考勤打卡记录,突然发现这个月已经迟到三次了。地铁里陌生人紧贴着你后背的触感,领导开会时永远说不到重点的发言,同事微信群里晒的“城市牛马”的苦笑表情包,像一根无形绳索,让人有点胸闷气短。
你盯着手机上的考勤打卡记录,突然发现这个月已经迟到三次了。地铁里陌生人紧贴着你后背的触感,领导开会时永远说不到重点的发言,同事微信群里晒的“城市牛马”的苦笑表情包,像一根无形绳索,让人有点胸闷气短。
别急着叹气,朝九晚五从来就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
一、困住你的不是现实,是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
有个实验特别有意思,科学家把跳蚤关在玻璃罩里。开始它们疯狂蹦跶,撞得头破血流。后来把罩子拿掉,这群能跳两米高的家伙,居然只敢跳到原来罩子的高度。
你现在对自由的想象,是不是也像这群跳蚤?
我朋友小菁从保险内勤职务辞职时,被全家人反对,“铁饭碗不要,非要当个体户”,现在她保险自媒体积累了三万多精准粉丝。每年保险赚的钱是上班时期的翻倍。
用她的话,最终目的都是为客户寻找最适合的保险,现在有更多的获客渠道,还能帮用户从多家保险公司筛选出更好的产品,于人于己,都是更好的选择。
心理学有个“心理账户”理论,人们总把稳定工作放在“安全账户”,把自由职业归到“风险账户”。但我身边做副业的童鞋,好几个收入已经超过主业。
二、单干不是逃避,是精准打击
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全球光数字游民就5000万人,这些人不受工作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这不是偶然,移动支付让资金流转大为便利,在线协作工具让跨国合作变得简单,各种平台让学习知识技能变得触手可及。工具革命正在大幅降低单干的门槛。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不过,盲目辞职当然也不可取。你需要的是像产品经理设计一款产品那样,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准用户痛点(市场需求),打磨核心功能(专业技能),设计盈利模式(变现渠道)。
三、十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1. 自媒体博主:我朋友小菁经常出国,前段时间刚去了新西兰,她同时做三个项目,代购、保险自媒体和旅行博主,收入与在保险公司做内勤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做垂直赛道。我上次在某书上定了一个蛋糕,就是一个95后女生做的,她把她的工作室开在写字楼密集区域,每天给白领提供蛋糕下午茶,她边做蛋糕边拍视频,并把蛋糕图片、视频发到某书,线上线下双向获客,且蛋糕做得非常精美,生意是越来越好。
3. 在线教育:教人剪辑视频、教人手机摄影、教人插花、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只要你的课有价值,都能形成小的商业闭环。
4.私人健身教练:当然,这需要你自身有专业知识,并且自己就是健身达人。
5.职业整理师:大城市这方面需求爆棚,日本等收纳整理行业已经较为成熟,我们才刚刚起步。
6.AI提示词工程师:教别人如何用AI画画,用AI写文案,做设计,教人如何训练AI,用AI赋能各项工作。
7.试睡员:很多酒店,特别是一些电竞主题的酒店,会招聘一些试睡员,因为电竞主题酒店不光是床,还有电脑设备、机械键盘的配备、人体工学椅的舒服程度等额外要求。
8.芳香疗愈师:芳疗师就是在对顾客进行诊断后,运用纯天然的植物精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油,通过嗅吸、薰香、泡澡或按摩等方式为顾客进行保健。
9.游戏陪打:有人不光陪打,还教技术,提供情绪价值,而陪打服务不光有陪玩费,还有礼物打赏、平台分成等其他收入。游戏主播,我有个认识的人,他白天是律师,晚上是游戏直播,乐此不疲。
10.手艺变现: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专门帮别人改包包、改大衣、还有个男生制作手工艺品,比如用大蒜薄衣做花、用松树球、莲蓬等做工艺品,还有人做微缩建筑模型。
随手写了十条,做点小生意,也许没你想象那么难,关键在于找到“能力圈”和“兴趣圈”的重叠地带。
四、自由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单干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心理建设。
你需要对抗的不是老板,是心里那个总说“万一失败怎么办”的小人。
这里有个实操建议:先用下班时间试水几个月,等收入超过工资一半再考虑全职,我认识的做保险自媒体的小菁就是这么过渡的。
神经科学证实,当我们主动选择挑战时,大脑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这种愉悦感,可比每月按时到账的死工资带劲多了。
记住,上班只是人生的一种打开方式,你完全可以自己定义成功。
现在打开电脑,列个清单:你擅长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这两者的交集在哪里?别等到准备好再开始,有个“鲁莽定律”,意思是万事,用鲁莽开局。就像海明威说过,初稿就是狗屎,所以,没关系,先做,再慢慢完善。
这个世界正在奖励那些敢于自己定义人生的人,你准备好领奖了吗?
你我共勉。
来源:睿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