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庙镇静卧于都市繁华与市井烟火之间。这里藏着一道让本地人魂牵梦绕、让异乡人一见钟情的美味 —— 米凉粉。无需繁复的调味,只需一勺秘制料汁、几缕香菜蒜末,便能将米凉粉的爽滑弹嫩尽数激发。入口的瞬间,凉意顺着舌尖蔓延,米香与酱香在唇齿间交织,不
非遗美食:米凉粉
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庙镇静卧于都市繁华与市井烟火之间。这里藏着一道让本地人魂牵梦绕、让异乡人一见钟情的美味 —— 米凉粉。无需繁复的调味,只需一勺秘制料汁、几缕香菜蒜末,便能将米凉粉的爽滑弹嫩尽数激发。入口的瞬间,凉意顺着舌尖蔓延,米香与酱香在唇齿间交织,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像是一场与鄂尔多斯的对话:从凉粉的细腻口感里,读懂这座城市的灵动;从代代相传的手艺中,触摸它的厚重历史。
如今,这碗米凉粉有了新的传承人,古老的制作技艺也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其实,不止米凉粉,每一道流传至今的非遗美食,背后都藏着烹饪者的坚守与传承。它们从灶台走向餐桌,从家乡走向更远的地方,早已超越 “食物” 本身的意义 —— 既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味蕾经典,更是承载着一方水土与人文的文化记忆。
米凉粉简介:
这里所说的米凉粉是特指用小米做的凉粉。米凉粉口感清凉滑嫩,米香浓郁,具有清热解暑之功效,是东胜地区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
米凉粉的传统制作过程:首先把小米用温水浸泡四五个小时,当米粒用手指一捻即可捻碎的时候捞出,沥干后用碓臼将小米捣成面粉待用;接着将锅内的水烧开,抓一把米面均匀地撒入开水中,同时用擀面杖均匀地搅动,以防止撒入的面结块,这样不停地撒不停地搅动,锅内的米糊越来越稠,搅动也越来越困难,但不能停止,当米面全部撒入之后加入适量的蒿籽或蒿籽面,继续搅动使其均匀,这时用文火慢慢继续加热,直到蒿籽变黄才停火。
然后取若干块用高粱秸秆做成的敝子,用勺子舀一块面糊在敝子上,放到一边让其冷却,再取一块敝子再摊,第一遍摊完后第一块已经冷却,再往第一块敝子上摊第二层,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将锅里的面糊摊完,米凉粉就做成了。
吃的时候可以用小刀沿着敝子的纹路划成指头宽的细条,用筷子挑起抖动就成了一层一层的薄薄的凉粉皮,也可以将整块敝子上的凉粉卷起用切刀切成细条抖开。米凉粉的吃法是放入调汤中吃。
调汤有两种:一种是用腌蔓菁或圆白菜的汤再用胡油炝过;另一种是将土豆切成细丝焯熟,并用胡油炝炒,在开水中放入适量红腌菜和炝过的土豆丝,晾凉即可。
这两种吃法各有千秋,调汤的味道清爽淡雅,米凉粉滑嫩爽口,别具风味。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种传统技艺,我们将米凉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加以保护与传承。
来源:鄂尔多斯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