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生产是一个专业性,科学性及运营模式要求非常高端的产业。尤其是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农业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对农作物的品质,价格竞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生产究竟是集体化好,还是单干好,在头条这里有不少争论。本人在整个七十年代在农村生活,对其有些个人的理解,与大家共勉。
一,农业生产是一个专业性,科学性及运营模式要求非常高端的产业。尤其是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农业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对农作物的品质,价格竞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实现集体化经营,就能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有效组合。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就可以有本地对土壤,品种,肥料,耕种方式,气候变化,灌溉时机,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是单干,让每家都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里讲一个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故事:说在美国农场家庭,如果有三个孩子,家长就会让学习最差的孩子去银行上班,学习第二的孩子,鼓励他去当律师。而学习最好,脑子最聪明的那个孩子,则把他留在家里搞农业。
此故事虽然不是绝对的,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农业生产人员的高标准。
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唯一落脚点。而集体化,是实现机械化的有力保障。
大家都知道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越是大型机械,越是性能齐全的设备。其生产效率就是越高越强。而这些先进的大型设备,靠单干的一户人家来实现,那纯属天方夜谭。而如果实现了集体化。就能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不断更新先进设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放眼看看农业发达国家的现状,我们的农业机械,已经远远落后了几十年。
三,农业集体化,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科学保障。
当前有很多农田被撂荒,为什么?因为农民种地不挣钱。为什么不挣钱?很多人把根源归咎于农作物价格不高。那为什么进口的粮食也是这个价格,人家怎么就挣钱呢?结论是:我们的生产成本实在是太高。
为什么过高,就是因为除了土地是农民自己的,其他都是购买或租赁他人的。如种子,肥料,农药,包括播种和收割也都是租赁机械公司的。
这些个辅料和工具。每一道都要赚钱,有的还要赚几倍几十倍。如几块钱一斤的种子,农民买到手要几十元等。这些环节把钱都赚去了。农民到手的还能剩几个钱?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撂荒现象。
如果实现了集体化经营。因为有了足够的体量,那么这些环节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种子是自己培育的,化肥是自己生产的,机械是自己的。那么,农民种的地,也肯定是挣钱的。
总之,现代农业已是高度专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的高端产业。那些单单靠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已经远远被时代所抛弃。需要像经营高科技企业一样,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有目标的来经营农业生产。才能有发展前景可言。
至于集体化模式,可以借鉴人民公社化的有效模式,在公社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改进和完善,去弊求真。也可以引进股份制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经营者以资金入股或劳务入股等。形成农业集体化的产业集团。才能实现农业的高速发展。
来源:诠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