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去年9月不救市,让地产和股市自然出清,今年中国应对美国压力就从容多了。可惜,为政府提建议的专家们格局不够,只看得到国内经济,看不懂全球形势。9月政府救市之后,专家们未能认清美国发动的金融战,一味鼓吹牛市(《中美金融战,美国示弱占先机》)。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去年9月不救市,让地产和股市自然出清,今年中国应对美国压力就从容多了。可惜,为政府提建议的专家们格局不够,只看得到国内经济,看不懂全球形势。9月政府救市之后,专家们未能认清美国发动的金融战,一味鼓吹牛市(《中美金融战,美国示弱占先机》)。既然股市涨上来了,倘若再次回到3000点下方甚至2800点下方,财富分配恶化,不利于促消费,2025年中国稳增长的压力更大。因而中国必须尽力打赢3000点保卫战,尽量不让M顶技术形态决定的2945点兑现(《与2021年底M顶结构的对比》)。
4月8日,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对与日本的双边贸易谈判表示欢迎,使得部分投机资金押注“特朗普妥协” ,甚至有部分中国投资者意淫特朗普打算求和。美股也因此一度大涨。随着美国贸易代表贾格里尔在参议院作证时强调,更高的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他愿意和希望与美国进行对等贸易的各方进行谈判,但没有设定任何具体的时间表,他不会在短期内采取任何关税豁免措施。美股因此由涨转跌,标普500指数振幅达7.05%。由于英伟达估值跌到30倍,美股估值相对合理,欧盟即将发动关税反制也未能使得美股创下新低。不过,等美国数据证实衰退可能性,下半年美股有望再次大跌。
我认为,美国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很可能达成协议,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联合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但绝对不是现在,贸易战都没正式开打,不可能谈判。否则之前的加征关税就沦为了口头威胁,效果有限。不把对方打痛,美国怎么可能在谈判桌上实现自己的目的?
大摩建议中国对美国以外的国家降低关税,以促进国际贸易,减少贸易壁垒,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我认为,中国由于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成为巨额顺差国,纵然我国将税率降至0,也很难与欧洲、日本、韩国建立自贸区,只有同样是顺差国的出口型经济体愿意扩大中国市场,实际意义与效果有限。降低准入限制则是中国一直在有序推进的改革方向。
据 FOX BUSINESS 报道,白宫新闻秘书宣称,对中国的104%的额外关税已于东部时间中午生效,且从4月9日起开始征收。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一度接近7.43。布油与伦铜价格也再次下跌,全球衰退风险仍然很大。
根据我去年的预测,人民币汇率很可能贬值至7.45左右(《债市长牛,股市多舛》)。但跌到8则基本不可能。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贬值到8相对于大幅增加的关税对冲效果有效,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贬值过多会诱发外资出逃,不利于稳定资产价格,而稳股市是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之一。
104%的额外关税超出了所有机构的预期,中国2024年出口美国的5246亿美元商品大都将失去成本优势,被其他国家取代。出口转内销,国内制造业内卷将更为严重。昨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5.05%,未来几天沪指可能再度迎来3000点保卫战。4月降准降息与政治局会议驱动一波反弹后,5月经济数据很可能不及预期,A股开启长期阴跌,并在美股大跌带动下跌破2945点。期间7月有个短期反弹,10月政治局会议催化较长的四季度反弹。
今年政府可能短期MMT稳增长,再增发2万亿特别国债,1万亿用作地产收储基金,1万亿刺激服务消费、保障就业。中期顺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三种前途》)。
从居民消费支出看,房地产、教育、餐饮、卫生、农产品、居民服务、保险、屠宰及肉类加工品、其他食品、零售等10个行业的份额占比最高。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食品饮料、餐饮、娱乐、水上旅客运输、农产品、肥料农药、酒精和酒、饲料加工品、保险、房地产、资本市场服务、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日用化学产品、医药制品等30个行业主要由居民消费拉动。
耐用消费品会透支未来需求空间,有效的稳增长措施是大力刺激快消品与服务消费,通过进口替代缓和贸易顺差下降。快消品包括食品、饮料、个人护理用品、部分服装与消费电子等,服装与消费电子受到出口冲击。服务板块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餐饮、教育、旅游、游戏、体育、影视娱乐等。航空机场酒店受益于刺激旅游。股市上,利好进口替代产业与美容护理、社会服务、零售等内需板块(《主升浪结束,等待下一个轮回》)。农业是立国之本,国产替代等短板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来源:毛健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