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雨一过,蒜田像是被按下了生长的快进键。可老农们却笑不出来——这节骨眼上,大蒜正面临“生死劫”。村里老张头蹲在田头,望着蒜叶上的水珠直叹气:“这蒜啊,娇贵得像刚满月的娃娃,稍不留神就给你个下马威!”
感谢关注、点赞、评论、收藏
引言
清明雨一过,蒜田像是被按下了生长的快进键。可老农们却笑不出来——这节骨眼上,大蒜正面临“生死劫”。村里老张头蹲在田头,望着蒜叶上的水珠直叹气:“这蒜啊,娇贵得像刚满月的娃娃,稍不留神就给你个下马威!”
去年这时候,他家蒜田因为一场倒春寒,叶子直接打卷,最后收成时,蒜头小得像鸽子蛋。更让人揪心的是,村里不少农户因为没踩准节气,要么施肥烧了根,要么浇水浇出病,整片蒜田绝收的不在少数。
正文
一、病虫害:蒜田里的“隐形杀手”
清明后,气温刚暖和,蒜田里的蚜虫就像闻到腥味的猫,成群结队扑上来。老李家去年因为没及时打药,蒜叶上密密麻麻爬满小黑点,最后整片蒜田像被火烧过一样。农技站的王技术员说,这蚜虫不光吸汁,还能传播病毒,感染后的蒜叶直接变成“枯草”。更可怕的是蒜蛆,这玩意儿专爱钻蒜头,被它啃过的蒜,挖出来像被老鼠啃过的土豆。
二、施肥:喂错了就是“喂毒”
清明后施肥,讲究的是“巧”字。老陈家去年图省事,一次性撒了半袋复合肥,结果蒜苗直接“烧”黄了一片。
农技员解释,这时候蒜苗根系嫩得像婴儿的皮肤,浓肥一浇,根直接烂掉。正确的法子是“薄肥勤施”,尿素兑水,每隔十天浇一次,蒜苗壮得能扛住倒春寒。
三、水分
蒜田最怕两种情况:水涝和干旱。去年一场暴雨,村西头的蒜田积水三天,挖出来的蒜头全是空心的。而东头的刘家因为旱得及时,蒜头个个顶秤。关键是要提前挖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松土,不然蒜根缺氧,直接“闷死”在土里。
四、温度:倒春寒是“拦路虎”
清明后气温乍暖还寒,蒜苗最怕突然降霜。老张头去年用草帘子盖蒜田,结果隔壁没盖的,蒜叶直接打卷。农技员支招,寒流来前,用尿素水喷一遍蒜叶,能给蒜苗裹层“防寒衣”。更绝的是,有人用碎秸秆铺地,既能保暖,又能保湿。
五、收获:早一天是宝,晚一天是草
蒜头收获讲究“看天收”。去年赵家早收了两天,蒜头还没长实;迟收了三天,蒜皮直接裂开,收成时只能卖“等外品”。农技员教了个土办法:蒜叶打弯时,掐根蒜薹尝尝,脆甜就说明蒜头熟了。
结语
今年开春,老张头的蒜田成了全村的“示范田”。他笑眯眯地跟大伙说:“种蒜就像养娃,得懂它的脾气。”现在全村人都在蒜田里忙得脚不沾地,可心里却踏实得很。
明年开春,您要是路过老李村,准能看见满田的蒜苗绿得像翡翠,而老农们蹲在田头,一边抽旱烟,一边琢磨着怎么把这“生死劫”变成“丰收劫”!
来源:农趣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