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赶超春潮涌——崇阳县项目建设观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08:56 2

摘要:一家成立仅4年的保健食品企业年产值突破7亿元,正在建设新产业园;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成在即,年产值剑指百亿元;长达138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正在加紧施工,即将贯通全县……

一家成立仅4年的保健食品企业年产值突破7亿元,正在建设新产业园;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成在即,年产值剑指百亿元;长达138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正在加紧施工,即将贯通全县……

仲春时节,崇阳县项目建设战场春潮澎湃。一片片荒地破土动工,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快速推进。聚焦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崇阳县委、县政府强化争先意识,倡导拼搏赶超精神,实施建设一批立县强县的大项目,增强发展驱动力。

一家药企的“爆炸式”增长:从“一粒胶囊”到12亿产值的跨越

4月1日,记者走进湖北康恩萃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里各种产品样品琳琅满目。技术研发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企业研发的一款新产品——胶原蛋白肽饮品。

“这款产品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两个月就卖到了100万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申帅介绍。

同一时间,该公司试验部负责人王晓红正忙着接待从北京、武汉赶来考核、审场的两拨客户。

“公司新投入了饮品生产线,每天有很多老客户来商谈新项目合作。”王晓红说。

湖北康恩萃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这家2020年才落户的企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康恩萃速度”:

厂房面积从8000平方米扩展到3.3万平方米;年产值从不足亿元飙升至7.3亿元;产品剂型从单一到覆盖10大类2000余种;天猫DHA销量连续三年稳居类目第一……

“我们的供货商之一——湖北铭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在崇阳,经常听他们负责人讲起崇阳的利企政策,最终把我们也吸引来了。”谈起来崇阳投资的初衷,该公司负责人感慨不已。

起初,他们抱着“边投资边考察”的心理,在崇阳经济开发区孵化园租了4栋厂房生产。为坚定企业落户信心,崇阳县经济开发区为他们提供厂房租金“三年全免、三年减半”的优惠政策。满满的诚意,让他们在崇阳安心扎根。

落户崇阳后,当地不仅给予了各种政策扶持,还协助他们在周边租厂房,为企业提供员工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公司经营迅速步入正轨。2022年,该公司决定追加投资10亿元在崇阳购地建厂,并打算将生产基地完全搬到崇阳。

当前,康恩萃公司已建成6条保健食品生产线,主要生产膳食营养补充剂、功能性保健品、软糖等保健食品。去年,该公司又投资1800万元,新建奇典智能包装和饮品生产线。

在销售方面,该公司全面布局30万+线下商超连锁、大型连锁药房,与知名制药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同时进驻天猫、抖音等各大电商领域,实现全渠道覆盖。

“4年来,我们的年产值翻了将近8倍,去年达到了7.3亿元,今年目标是年产值达到12亿元。新产业园建成后,我们的发展前景会更好。”申帅信心满满。

一头猪的“工业革命”:正大集团的绿色方程式

在距康恩萃不到3公里的正大饲料厂,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从原料配比到成品包装,全部由智能系统精准控制。

“我们的饲料合格率接近100%,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0%。”工作人员陈勇介绍。

而在10公里外的铜钟乡,总投资5.6亿元的正大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个规划图上的银色建筑群,将成为咸宁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链的“最后一块拼图”。

2017年9月,正大集团与崇阳县政府签订了50万头生猪产业链协议。经过三年深入合作发展,该集团在咸宁的生猪产能已超过原来规划的50万头。

2021年1月13日,正大集团与崇阳县政府签订了咸宁市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协议。

这条投资24.95亿元的生猪产业链,正在全新改写该县的农业结构,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

在青山镇种猪场,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氨气浓度,每头母猪的年产仔量提升至28头;

正大牧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将猪粪变废为宝,每年可实现沼液有机肥土地配套10万亩以上,消纳粪肥80万吨以上,100%实现粪肥还田利用,推动绿色种养循环;

智能化饲料厂通过SMARTSOFT系统实现精准投喂,效率提升30%;

即将建成的屠宰加工园引入德国伴斯屠宰线,每头猪可分割出200余种产品……

这种“全资源可循环、全过程可追溯”的模式,让生猪身价倍增……

目前,全产业链已带动9000人就业,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

“预计2026年项目完全达产,这条‘从基因到餐桌’的产业链将实现百亿产值,相当于给崇阳装上了一个产业‘涡轮增压’。”该集团崇阳负责人李旺说。

一条管道的“民生温度”:能源变革重塑山区版图

走进石城镇石壁村,成片的油菜花海美不胜收。花海深处,头戴安全帽的施工团队正在铺设管道……这是咸宁“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施工现场。

“我们必须抢在春播前,将途经农田的管道埋设到位,保证不影响农人耕作。”湖北能源天然气公司项目协调负责人武涛介绍。

咸宁“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全长138公里,其中崇阳境内长达90余公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目前每天安排3个机组同时上工,包括管道焊接、无损检测、防腐补口、管道铺设等。

除了田间施工需抢农时外,还有很多管道需要“翻山越岭”。为了尽量避免破坏山体,施工团队采用定向钻穿越技术,给山体做“微创手术”。

据介绍,咸宁“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计划今年底建成通气。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崇阳县在内的“南三县”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惠及沿线130余万居民及数百家工商业用户。沿线居民将告别使用煤气罐的历史。

石城镇居民王建国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换2次煤气罐花220元,通气后能省一半。”

更利好的是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天然气价格比液化气降低30%,用气企业将年节省成本超百万元。这条“能源动脉”不仅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将激活县域经济的产业潜能,在崇阳的群山间书写绿色发展的新故事。

从一粒胶囊到一头生猪,从一根管道到一座新城,崇阳正用项目建设的“工笔画”,在鄂南大地描绘出县域经济的“大写意”。

咸宁日报记者 刘晖 周荣华 马丽娅 特约记者 何业勤

来源:咸宁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