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创投路演活动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圆满收官。活动以“链接资源、赋能创意、开拓场景”为核心,成功搭建了科普文创产学研用高效对接平台,促成8组意向合作签约,精准赋能15个优质项目现场路演,并联动22个科普文创展位打造沉浸式体验市集,线上线下
近日,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创投路演活动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圆满收官。活动以“链接资源、赋能创意、开拓场景”为核心,成功搭建了科普文创产学研用高效对接平台,促成8组意向合作签约,精准赋能15个优质项目现场路演,并联动22个科普文创展位打造沉浸式体验市集,线上线下吸引超150万人次关注。活动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推进了科普文创从创意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化进程,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平台效应凸显 精准对接,促成多元合作落地
作为路演活动最核心的成果输出,创投平台成功促成了8组覆盖多领域的合作意向签约,标志着优质科普文创项目迈出了产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签约项目精准衔接创意与市场需求,为科普应用场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产学研融合加速:高校科研力量与产业、文旅资源实现高效对接。高校实验室与中国石化出版公司合作开发“机器人音乐律动套装”,将材料科学原理转化为大众教育产品;高校与花卉园区联手打造“传统植物图案主题作品”,推动科研成果在文旅场景中“场景化”落地。
科普闭环构建完善:自然教育机构与科研中心、出版社与博物机构深度合作。前者推出覆盖“文创+课程+教具+展品”的鸟类交互式科普解决方案;后者围绕图书开发配套课程教具,形成“阅读+实践”科普闭环,显著提升科普的实用性与体验感。
创意孵化机制成熟:个人创作者与专业机构联手,推动小众创意“专业化”转化。如个人开发兼具观赏性与知识性的饰品、文艺工作室为生态中心创作专属物种画像,让创意走进生活、生态科普实现可视化。
特色科普精准赋能:文创科技力量与地方、专业场馆协同发力。设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科普融合,科技文化公司与天文场馆合作开发“陨石系列科普产品”,依托场馆资源提升产品科学权威性,实现特色科普的“精准化”推进。
此次意向合作达成,不仅是项目合作的开始,更是打通了科普创意从实验室、工作室走向市场、服务社会的通道,为后续产业化运营铺平了道路。
赋能成效显著 聚焦痛点,加速科普创意价值“变现”
路演活动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促成合作,更在于对项目进行“精准赋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点的项目提供定制化支持,有效解决发展痛点,加速其市场价值实现。
路演舞台挖掘潜力:精心设置的项目路演环节(6分钟展示+2分钟专家点评)成为项目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加速器”。15个涵盖火星探索、恐龙科普、中医药文化、农耕科技等领域的优质项目同台展示。专家团从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品差异化设计、商业化路径优化等维度进行犀利点评与建设性指导。例如,部分项目获建议“强化IP辨识度,深耕细分人群需求”;另有项目被提醒“注重用户体验,结合市集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形态”。这些专业意见直指要点,为项目后续优化与市场对接提供了清晰方向。
路演现场
特色项目获得深度支持:针对性强、社会价值高的项目收获实质性赋能。如聚焦视障群体的“助盲科普触摸书——小蝌蚪找妈妈”项目,现场即获得场地资源支持,并吸引消防学院、专业机构提出联合开发“消防主题触摸书”、设计“盲童地质学活动”等合作意向,推动其从单一产品向“系列化服务”升级。北京齐物志文创的“四序坛壝”项目获得现场投资人认同和极具“建设性的优化意见”,团队将据此深化产品方案,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集反馈驱动产品迭代:同期举办的科普文创互动体验市集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重要的“用户实验室”和“灵感来源地”。150万+线上线下人流的真实互动体验,为路演团队和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场景体验数据”和“用户需求洞察”,直接服务于产品的即时优化与未来创作方向调整。沉浸式的体验也生动证明了科普文创“可感、可玩、可带走”的强大吸引力,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不少市民现场表达了参赛意愿。
深远意义彰显 产业升级,科普生态焕发新生
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创投路演活动的意义远超一场活动本身,科普文创产业已进入资源整合、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搭建高效产业对接平台:大会成功链接了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出版单位、博物馆、文创企业、设计工作室、投资方、地方组织等多方主体,构建了高效的“产学研用资”一体化对接平台,极大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意转化速度。
创新科普传播范式:推动科普从传统的“讲授式”向“体验式、场景化、生活化”深度转变。大会展示的成果证明,“会讲故事的科学礼物”能够有效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使科普更接地气、更具魅力。
激活市场内生动力:通过创投模式,引导市场力量关注并投入科普文创领域,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路演点评、市集反馈、签约落地等环节,都在引导项目更加贴近市场、满足用户真实需求,提升科普文创产品的市场生存力和竞争力。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大会成果覆盖教育、文旅、乡村、社区、特殊群体服务、生活消费等多个场景,证明了科普文创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营造浓厚创新氛围:150万+的广泛关注和市民的积极参与热情,反映出社会对优质科普内容的旺盛需求和对创新形式的认可,为产业后续发展培育了肥沃土壤。
文创市集展位
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创投路演活动的举办,是首都科普文创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成功探索,勾勒出“科学+创意+市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展示了科普文创在拓宽应用场景、创新传播方式、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新突破。
随着签约项目的深化落实、路演项目的优化升级、市场反馈的持续驱动,以及大会所凝聚的产业共识与协作网络,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有品位、有特色、有市场”的科学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
支持单位:北京高校科协联盟
获取大赛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大赛官网:
来源:北京科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