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该政策推行,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挫,科技、汽车、金融等板块重创,2025年4月3日、4日,美股总市值两天蒸发近6.5万亿美元。同时,民众生活成本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剧增,企业削减岗位致失业率上升。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朗普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本想改善美国贸易赤字,让美国“再次伟大”,却适得其反。
自该政策推行,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挫,科技、汽车、金融等板块重创,2025年4月3日、4日,美股总市值两天蒸发近6.5万亿美元。同时,民众生活成本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剧增,企业削减岗位致失业率上升。
原本被视作“经济良方”的关税政策,却点燃经济动荡之火,引得全国50州民众纷纷抗议,一场经济与社会的风暴正在美国大地肆虐。
2025年4月5日,这个被历史烙上特殊印记的日子,美国社会积蓄已久的民怨如火山熔岩喷涌而出。从西海岸到东海岸,50个州同步震颤,一场席卷全国的抗议风暴骤然成型。
在联邦权力核心华盛顿特区,华盛顿纪念碑穹顶投射的阴影下,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国家大草坪,无数手臂挥动的标语在春风中猎猎作响:"终结关税暴政""特朗普政府下台"的怒吼声浪穿透云霄。
经济重镇江岸,纽约曼哈顿的钢铁森林里炸开愤怒的惊雷。第五大道瞬间蜕变为绵延二十街区的抗议长河,黄蓝相间的工会在前,银发苍苍的退伍军人在中,青春洋溢的学生方阵殿后,此起彼伏的"NoTariffs"口号与汽车长鸣的声援交织成密集的声浪网。
三千公里外的天使之城洛杉矶,南加州炽烈的阳光下,近万民众组成蜿蜒的巨龙盘踞街道,活动组织者埃米莉・威廉姆斯面对镜头厉声控诉:"特朗普的关税赌局才开局两月,中产家庭已沦为牺牲品!我们要用民意淹没这个鲁莽的赌徒!"
星条旗飘扬的各州版图正被抗议烈火点燃。风城芝加哥的戴利广场,密歇根湖的风裹挟着数千民众的诉求直扑市政厅;亚特兰大的桃心木大道上,超过两万示威者以脚步丈量民主的尺度,州议会大厦的台阶在震颤中见证民意觉醒。
这场由150余个社会组织的跨界联盟精心策划的"春日怒吼",将劳工、老兵、平权团体等多元力量熔铸成统一的拳头。
仅在华盛顿及50州首府便引爆1300场示威,登记参与者突破50万大关,实际数字更如野火燎原般不可计数。当关税政策撕开的社会伤口持续渗血,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神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
就在特朗普被民众抗议和经济困境搞得焦头烂额之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站了出来,对特朗普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2025年4月5日,奥巴马在一场公开演讲中,言辞激烈地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其“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他还直言:“想象一下,如果我当年做了这些事,如今保持沉默的那些政党绝不会容忍我。”
这番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在短时间内就突破了数亿次。
奥巴马在演讲中进一步强调,美国不需要一个自封的国王、伪独裁者,到处惩罚敌人的人再来四年。他的这些话语,无疑是在暗示特朗普的政策过于专断,缺乏对国家和民众利益的全面考量。他的声音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政坛掀起了千层浪。
奥巴马作为美国前总统,在国内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众多的支持者。他的表态,不仅让特朗普的政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也让美国民众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为反对特朗普的阵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许多原本对特朗普政策持观望态度的民众,在听到奥巴马的演讲后,也纷纷加入到了反对的行列中。
在演讲后的几天内,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对奥巴马的言论进行了报道和解读,相关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据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奥巴马发声后,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原本支持他的选民中,有近15%的人表示开始对他的政策产生怀疑,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奥巴马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许多民众表示,他们认同奥巴马的观点,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明智、负责任的领导人来带领美国走出困境。
美国单边保护主义政策正引发全球性反噬浪潮,其关税大棒不仅撕裂国内市场,更在国际社会激起连锁反应,迫使多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令华盛顿陷入前所未有的外交窘境。
北美近邻率先反击。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于4月3日启动强力反制。总理卡尼明确警告将采取"镜像报复"。
财政部随即宣布对298亿加元美国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重点打击汽车制造业。此举直接导致美国车企在加市场份额断崖式下跌,底特律巨头们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欧洲战场烽烟四起。法国政府展现强硬姿态,工业部长费拉奇要求"对等且坚决的回应",总统马克龙更推动战略升级:不仅呼吁本土企业冻结对美投资,更酝酿向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
此招若实施,不仅将重创美企欧洲业务,更可能引发欧盟成员国效仿,形成跨区域反制同盟,德国政商界同步施压。副总理哈贝克痛批美方政策堪比"经济领域的乌克兰危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启动"反胁迫机制"。
计划4月中旬对美钢铁铝制品加征26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这场横跨大西洋的贸易战,正将美欧数十年积累的经贸纽带推向破裂边缘。
新兴经济体齐声谴责。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直指美方举措"摧毁全球贸易根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更警示此举标志"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崩塌"。这些关键声音揭示,美国正在失去国际规则制定者的道德高位,其经济霸权正遭遇多边围堵。
盟友体系裂痕显现。马克龙公开呼吁欧洲企业"暂缓对美投资直至政策明朗",引发连锁反应:西门子、空客等巨头开始转移供应链,瑞士信贷等机构转向亚洲市场。资本撤离潮不仅冲击美国就业市场,更动摇其技术创新生态,形成自我削弱的经济闭环。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火,正焚毁其精心构建的国际经贸秩序。当关税子弹穿透全球价值链,华盛顿收获的不是"美国再次伟大",而是全球伙伴的离心离德。历史性的战略误判,正在重塑21世纪全球经济版图。
面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特朗普政府如今可谓是骑虎难下,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持续蔓延的示威潮和动荡的股市,让特朗普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关税政策。
美国亿万富翁阿克曼公开表示,鉴于特朗普在关税生效前难以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他很可能会在4月7日宣布暂停实施关税。
然而,截至目前,这仅仅是一种预测,特朗普尚未流露出明确的暂停意向,他在4月5日还发文呼吁美国民众对关税政策保持耐心。
从特朗普自身的立场来看,他一直强调“美国优先”,希望通过关税政策来保护美国的产业,减少贸易逆差。
他认为,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通过加征关税,可以迫使这些国家做出让步,重新谈判贸易协议,从而为美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他在4月5日的发文,也是在试图稳定国内的情绪,让民众相信他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需要时间来取得成效。
但是,现实的压力却让他不得不考虑做出改变。如果他继续坚持关税政策,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后果。股市的持续下跌,不仅会影响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发展,还会让美国民众的财富大幅缩水,进一步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
而全球范围内的报复性关税,也会让美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许多美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被进一步压缩,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
倘若特朗普决定暂停关税政策,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压力,但也会被视为一种妥协和失败。这可能会让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尤其是那些支持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选民,会对他感到失望。
同时,这也会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政策失去信任,认为美国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受到削弱。
无论特朗普最终做出何种决策,都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他能够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护美国的利益,又能避免引发全球经济的动荡,那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全球经济的风暴远未结束,特朗普的政策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来源:文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