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随后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留荷学子积极观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大会精神,撰写感言体会。学子们一致认为,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随后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留荷学子积极观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大会精神,撰写感言体会。学子们一致认为,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宣言。新时代留学人员应自觉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在中荷文明互鉴与民族复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强大祖国是海外学子最坚实的后盾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马忠轩说:“全程观看大会后,我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阅兵仪式上,不论是铿锵的步伐,还是雄壮的军乐,展现大国底气与自信。祖国成为我在荷兰与当地从业者平等对话和深度合作的坚实后盾,中荷两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从可持续能源到人工智能,从文化遗产保护到生命科技,合作之树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当以更坚定的爱国之心、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主动承担起留学报国的使命,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落到具体行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族自信与时代担当。”
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璟说:“我熬夜守在屏幕前观看大会直播,那种期待就像远方游子盼望家书般迫切。当东风导弹方队缓缓驶过,当歼-10战机划出七彩航迹,我热血沸腾,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盛与自信。这让我更坚定信念,要勇担责任,服务国家。展望未来,我愿将学术理想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把所学应用到祖国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秦广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科研道路虽充满艰辛,但唯有秉持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方能不断取得突破。留荷青年学者应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祖国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力量,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与和平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博士研究生蔡梦圆表示,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是因为无数先辈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用生命换来的。祖国是留学生在国际平台学习先进知识、参与前沿研究的底气。她表示,会脚踏实地学习,把感恩之情化为行动,在未来的工作中回报祖国。
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兴华表示,身处海外求学,深知祖国的强大是坚强的后盾,愿各国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希望祖国永续发展,繁荣昌盛。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曹慧兴表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阔步新征程,我们仍须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断凝聚向强开新的意志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阿姆斯特丹大学本科生姜雅绮表示,今日之中国,已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强盛,从苦难中崛起,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远在海外的学子,目睹盛大阅兵,她既感震撼,更生骄傲。祖国的强大,是学子在外最坚实的底气,是托举自信与勇气的臂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海外留学青年,她愿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与传播者,续写“为人类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书写中荷交流的时代篇章
作为在荷中国学者,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员刘政轩深切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此次亮相的先进装备,是无数科研人员奋斗攻坚的结晶,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进步,这令我倍感振奋,也深感使命光荣。这同时为我指明了方向,在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要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用科学精神搭建文明交流桥梁,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榆表示,阅兵场上的铿锵步伐与恢宏气势,传递出中华民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守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坚定决心。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陈榆已在海外学习近10年,深刻体会到中外交流的重要性,“在与荷兰同学交往中,我常常分享中国的发展故事,他们从好奇到理解,再到认同。我愿把所学融入祖国发展,用青春绘就时代新画卷。”
“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雄壮的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我深切感受到了民族复兴的强大脉搏。”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安景瑞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征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份来自祖国的强大底气和民族自信,激励着我们在异国他乡勇敢前行。我们将加倍努力,在学业和事业上刻苦钻研,同时也将努力成为中荷文化交流的桥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
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任美蓉表示,阅兵场上,战旗飘扬、步伐铿锵,这份来自祖国的自信与团结跨越万里,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海外游子。在荷兰求学期间,她常常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在绿色发展与食品健康领域的探索,同学们的兴趣与认同让她倍感欣慰。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研究生于正浩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核心技术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去攻关,只有不断提升科研实力,才能把科技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表示,要把在科研一线的积累与探索与祖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把青春与智慧投入到前沿研究中去,努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汪艳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海外学子不仅通过不同的视角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体会到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海外学子欣喜,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学习机会,努力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心系祖国发展,在未来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与社会建设中贡献青春和力量。
格罗宁根大学硕士研究生李依琳表示,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自信,也更加明白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九三阅兵不仅展现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留荷学子将继续坚定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勇担时代重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乌特勒支大学本科生杨渃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更加明确了留学报国使命担当,深刻理解了和平与发展的深刻意义。受阅官兵昂扬的精神面貌、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威武精良的装备,让我由衷感到民族的自豪与自信,体会到留学不仅是求知之旅,更是使命之旅。新时代留学生要把所学所悟化为建设祖国的力量,把青春与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阅兵场上庄严的国歌声、整齐的步伐、铿锵的誓言让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本科生李相仪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荣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召唤。身在荷兰求学,她深知留学不只是个人学业的提升,更是一次与世界对话、传播中国声音的机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以所学所长贡献力量,做中荷文化交流的桥梁,让青春在新征程上绽放芳华。(供稿/全荷中国学联)
来源:神州学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