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干事的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22:22 1

摘要:比如昨夜,特朗普进一步扬言威胁,态度极为狂妄,说如果中方不在4月8日之前取消对美商品的34%反制关税,美方就于4月9日起加50%关税。

很多的问题,到底怎么找到正确答案,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

比如昨夜,特朗普进一步扬言威胁,态度极为狂妄,说如果中方不在4月8日之前取消对美商品的34%反制关税,美方就于4月9日起加50%关税。

这两天特朗普大搞所谓对等关税,搞得有些人有点慌乱,国际上一些人慌了神,以美国道琼斯指数为代表,许多长期位于高位的股票市场指数,在短时间内急剧下跌。市场恐慌情绪四处蔓延。

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是不是特朗普真的要把全球市场干坏掉了?是不是真的就不行了?

这个问题,要从更高的角度看。

只看这个层面,美滥施关税确实会对我造成冲击,关税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我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但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不是个短期赚几个钱的问题,是个贸易秩序,全球权力秩序此消彼长的问题。人民日报说得好:面对美方的多变易变、极限施压,我们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商务部对于美方威胁升级的回应,干净快速,那就是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不管是新兴市场经贸,还是一带一路共建,对外,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内,国内市场缓冲空间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

美国这么一搞,一是放弃了全世界,二是放弃了中国市场,这次长期震荡过后,一定是地球的户口本换了户主。

因为中国的经济不是小勺子,是大海,狂风暴雨掀不翻大海。

我们的一部分同胞没有意识到的地方在于,能够奉陪到底的底气,就是来源于不惧被人卡脖子的实力,是过去中国硬实力的真正提升,让试图卡脖子的手段开始逐渐失效了。

前几日,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和蔚来李斌的对话火了。方洪波首提蔚来ET9,在后排和李斌聊了会天,谈到了一段感受。

“以前家电行业有很多欧美品牌,他们是占主导的,尤其是高端市场,后来中国品牌也在向高端突破,尽管起步的时候可能遇到困难,但是坚持下来我们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现在欧美品牌,很多都在萎缩。”

突破欧美把持的市场,不是简单的事情。

不说搞到血流成河的全球家电行业,就拿蔚来汽车的ET9为例,百年汽车工业,行政旗舰从来都只被欧美把控,什么S级、A8和7系,是不想给中国人上桌的机会。

现在我们中国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有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最丰富的工程师储备,凭什么造不出一辆能够在行政旗舰市场和欧美掰手腕的轿车。

李斌讲了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想实现突破,是要基于技术创新”

硬实力是硬实力,硬实力不是只有质量和性价比,技术创新突破不了,再有性价比,再有质量,那也永远只能让人卡脖子。

我们经常谈“卡脖子”,到底人家在卡什么,其实就是两个事情,一个叫造不出来,一个叫市场不认。

就好比汽车的智驾芯片,采购看来看去,英伟达确实是好一些。我们国家很长时间里研发不出来最先进的芯片。

英伟达靠Orin-X单颗254TOPS实现的超强算力,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智驾芯片这个领域都难逢敌手。

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一直长期依赖英伟达的智驾芯片。

一旦英伟达跳票,或者关税上涨,国内的汽车产品就不得不降低配置,推迟发布,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涨价。

例子是现成的,英伟达新一代的AI旗舰芯片Thor,本来是在2022年发布,但由于供应链问题,工艺还不是十分成熟度,还有市场策略调整,后面英伟达宣布Thor芯片推迟至2025年中实现量产交付。

最后就导致今年国内很多品牌的重要车型推迟了发布。

这件事一来二去,就再次凸显出了技术自主,技术可控的重要性。那没有办法,我们中国车企就要加速自研芯片,现在我们不得不,也一定要掌控核心技术,减少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

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中国的汽车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在被所谓的缺芯和少魂问题困扰,确实缺乏自研整车操作系统的能力。

还在很早的时候,蔚来、小鹏等企业,就意识到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依靠国外供应商,并不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最终解法。解不开,人家一动上游,下游就要难受。

中国人不能仰人鼻息活着,中国的企业也不能,只有投入重金打造自研芯片,把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终极答案。

于是,蔚来汽车也毅然踏上了自研芯片之路。2020年下半年,蔚来开始着手组建芯片团队,终于在今年的旗舰车型ET9上搭载了一款5nm行业领先的车规级工艺的芯片神玑NX9031,实现了中国自研智驾芯片的旗舰突破。

这就是让中国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有底气的创举,从圆珠笔笔芯到自研芯片突破,现在我们有事情好办了,他们又有事情要不好办了。

央视《新闻联播》在社交媒体上评价说蔚来的SkyOS天枢和神玑NX9031,就是底层系统技术和自研智驾芯片方面的双向发力,助力中国汽车在“强芯铸魂”的路上,不断筑牢地基。

李斌对方洪波感慨说,“中国汽车品牌以前不太敢去做行政轿车,以前都是欧洲BBA迈巴赫奥迪保时捷,现在我们中国品牌向行政旗舰去做突破,做这件事是对的。”

敢不敢于突破,其实远比犹疑迟钝重要。

技术自研,肯定是不容易的,不是说体感上有多艰苦,人际关系有多孤独,是探索的道路一定艰辛,决然的突破一定困难。

譬如欧美因为基建效率底下不得不放弃的换电储能模式,中国的蔚来工程师却在大洋彼岸默默深入研发换电站技术,建成3260多座换电站。今年1月,工信部明确要“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合肥、上海、苏州等地出台了具体的换电政策。宁德时代也和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入一起研发,搞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有人看到崎岖的路,而行走在正确的道路的人则看到的是远方的绿洲。毕竟无数的现成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只有技术上不被卡脖子,才能掌握未来的话语权。

只有掌握了话语权,才能掌握定价权。什么东西卖什么价格,只有我们说了算,那我们才能定义什么叫高端,什么不叫高端。

要真做高端,首先要技术高端,比如说做全球算力最高的车,做辅助驾驶最厉害的车,做赛道里面最快的车,起码要有真刀真枪的东西出来。

这都需要做投入,这都需要做研发,这都需要真的有货。

很多人觉得,芯片、高科技、贸易壁垒这些东西,离自己的生活还是太遥远了,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

那确实,处理问题的时候确实不需要一群不专业技能的人来,研发车机芯片,找八十个会计来也没有用。

高端的技术实际上就是这样,越是高端技术取得突破,越是可能让大多数人享受到红利。越是高端的技术后面,越是一群奉献的人,自己的心血投入进去了,最后获益的是大多数无关的人。

蔚来ET9上的神玑NX9031芯片,一定会推动更多国产车的安全性,行驶体验的提升

神玑NX9031芯片量产,旗舰车型ET9的量产上市,也一定意味着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就业,也拉动整个产业链的继续发展。

这就是拓路者的贡献,不在于好不好,而在于对不对。

没有软实力的硬实力,赚不到钱。没有硬实力的软实力,迟早塌房。有一些企业家着急,走贴牌路线,有一些企业家取巧,走饭圈路线,走让粉丝当小白鼠,测试产品的路线,这都不可取。

要打出去,要砸了这些外国招牌,首先不能在国内砸自己的招牌,在不自己砸自己招牌的前提下,最后还得靠我们国人带头。靠着文化,产品和带头的三种作用下来,把商品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做成标签。

做成真的能赚品牌溢价的标签。

美的在家电行业带好了头。蔚来这个车,则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做出了尝试,尝试把商品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做成行业标杆。

在豪华汽车市场里,和欧美品牌同档竞争,这一步,中国人总是要去做的。可能不会取得期望的成就,也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计划中的要长,但是,能不去做吗?

不去做,别人的黑手就要照着脖子上来了。

最终从家电到汽车,每一个行业的消费品,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也好,企业家也罢,没有不希望实现中国品牌的全方位突破的。就像是我们中国人,没有不希望我们国运蒸蒸日上的。

这里面需要的,更多的是不赚快钱的踏实,和不搞噱头的情怀。

这个情怀,又是几个人能承受?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啊。

这样的情怀,才是真的家国情怀,也只有靠着这样板凳坐的十年冷,宣传不搞一句空的企业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品牌在全球的东升西落。

东升西落,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需要我们全国凝心聚力,不止是一个汽车行业,不止是一个品牌效应。

需要的是真的去莽,真的去试,真的去闯,真的豁出去了,真的就去干这一把。

一年干出来就一年,十年干出来就十年,不管结果如何,决然的去干这一把。

板凳坐的十年冷,宣传不搞一句空。需要做到这个的,难道仅仅是我们的企业家吗?

一个关税,可以吓倒投机的人,但吓不倒真在做事的人,美国有多少本事,有多少技术还在领先,摆出来看看嘛。

共勉。

来源:求实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