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拍下六代机试飞画面,美国解析后哀叹:F-47在特朗普嘴上试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7:37 2

摘要:近日,一段拍摄于四川成都公路上的视频引爆全球军事圈,画面中中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J-36在降落过程中低空掠过高速公路,其独特的无尾飞翼构型、三发引擎喷口以及精密起落架结构首次以高清视角曝光。

近日,一段拍摄于四川成都公路上的视频引爆全球军事圈,画面中中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J-36在降落过程中低空掠过高速公路,其独特的无尾飞翼构型、三发引擎喷口以及精密起落架结构首次以高清视角曝光。

美国《战区》网站、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等机构对此展开深度分析,认为J-36的密集试飞不仅验证了多项颠覆性技术,更折射出中美六代机研发的代际差距正加速扩大。

此次曝光的视频中,J-36以极低高度飞越公路,其机身细节一览无余。

美国军事观察家结合视频画面、卫星图像与历史数据,对J-36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1. 动力系统革命:三发引擎打破传统布局

J-36尾部三台发动机喷口清晰可见,这一设计在全球现役战术战斗机中堪称首创。

美国空军研究所(AFRL)报告指出,三发布局可能兼具多重目的:

冗余设计:单台发动机失效时仍可维持超音速巡航能力,大幅提升战场生存率;

多模式动力:推测中间发动机为适应高超音速飞行的冲压发动机,两侧则为涡扇发动机,实现亚/超燃双模态切换,极速或突破5马赫;

能源供应:为未来搭载激光武器或量子雷达提供充足电力。

2. 隐身技术再升级:智能蒙皮与动态伪装

视频显示,J-36机身采用分裂式迷彩涂装,背部的浅色面板被推测为“智能蒙皮”组件。

这种技术通过超过6000个微型传感器实时调整表面电磁特性,使雷达反射截面积(RCS)降至0.0001平方米,较F-22低两个数量级。

此外,机翼前缘的浅色区域疑似光电/红外传感器阵列,可协同量子雷达构建360度战场感知网。

3. 人机协同节点:双座舱与蜂群指挥能力

尽管视频中仅可见单个飞行员头盔,但J-36的宽大机头结构仍引发美军猜测。

美国兰德公司认为,其座舱可能采用并列双座设计,后座飞行员专职操控无人机蜂群或协调空天打击链。

此前试飞画面中,J-36曾与攻击-11无人机编队飞行,验证了“隐身母舰+无人僚机”的作战模式,单机可指挥8架无人机形成400公里杀伤半径。

J-36的快速进展已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六代机战略。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显示,美国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已经因各种瓶颈陷入了被动。

美国NGAD

普惠公司XA101变循环发动机因热障涂层缺陷,测试中多次发生叶片断裂事故,进度落后中国涡扇-15C至少18个月。而J-36三台涡扇-15C的总推力达41吨,推重比1.35,远超F-22的1.09。

美国NGAD仍依赖传统隐身涂料,而J-36已实现“等离子层+超材料+量子对抗”三位一体隐身体系,在太赫兹雷达探测下的生存率比F-35高出60%。美军模拟显示,宙斯盾舰在300公里外锁定J-36的成功率不足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模块化生产线同时容纳6架验证机进行差异化测试,而波音公司F-47项目因供应链问题尚未完成全尺寸模型。

美国F-47

CSIS报告指出,中国“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迭代节奏,使J-36有望在2027年服役,较NGAD提前3-5年。

J-36的颠覆性不仅在于单机性能,更在于其背后的作战体系革新。

首先是跨域杀伤链,J-36的7米内置弹舱可携带射程500公里的霹雳-17超远程导弹,配合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形成对第二岛链的覆盖能力。

其次是量子赋能,搭载的“玄女之眼”量子雷达探测距离达600公里,可识别F-35座舱铆钉型号,实现“发现即摧毁”。

此外还有战略威慑,三发动力冗余设计使J-36即使受损仍能以2.5马赫撤离战场,迫使美军调整亚太基地部署,将防线后撤至第三岛链。

“J-36的试飞频率与透明度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信号。”前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戈德费恩表示,“它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中国已掌握定义六代机标准的主导权。”

俄罗斯军事专家米哈伊尔·巴拉巴诺夫则指出,J-36的无尾飞翼设计和三发布局可能成为未来战机的“新范式”,正如当年F-117重新定义隐身技术。

正如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哀叹:“我们仍在为PPT配色争论时,中国人已把未来战场搬进了现实。”

这场六代机竞赛,注定将成为21世纪大国博弈的里程碑。

来源:悉察与洞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