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参考文献:《中医气血理论与现代营养学》、《食物与血气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中医气血理论与现代营养学》、《食物与血气关系研究》
昨天给妈妈打电话,她说这段时间感觉特别累,睡再多也没精神,脸色也不太好。这可把我急坏了!气血不足的表现明显得很,作为营养师的我立马意识到这问题。老人家一天天的,气血不足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整个身体机能啊!
前几天门诊遇到个35岁的小王,面色苍白还经常头晕,检查下来原来是气血双亏。问起平时饮食,这小伙只吃快餐,还喜欢熬夜加班,哪能不出问题?我给他调整了饮食方案,三个月后复查,气色好多了,人也精神了。
说到气血,很多人觉得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家里老公常说我照顾不好他,我就笑他,每天早上那碗红枣枸杞粥可不是白给你喝的!气血足,人才能有精气神,才能扛得住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负担。
脸色发黄、嘴唇发白、头晕乏力,这些看似小问题背后都藏着大问题——气血不足!小女儿前段时间学习太紧张,整天趴在书桌前,我发现她脸色越来越差,甚至经常说头晕。带她去医院一检查,中医大夫说是气血不足。
医生告诉我,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主要负责推动和温煦,"血"主要负责滋养和濡润。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气推动血运行,血为气提供营养物质。
上周邻居王阿姨和我抱怨,说她最近老是手脚冰凉,睡不好觉。我一看她舌头,果然淡白,典型的气血不足表现。跟她说了几个调理方法,现在睡眠都好多了。
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有这些:
面色苍白或萎黄:早上照镜子发现脸色不好,不一定是昨晚没睡好,可能是气血不足在作怪容易疲劳乏力:孩子爸前段时间老喊累,我给他调整了饮食,现在精神多了头晕目眩:尤其是站起来时突然头晕,很可能是气血不足我家厨房里常备这三样食材,家人气色好得很,连小区遛弯的阿姨都夸我婆婆红光满面!
红枣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是补气养血的好帮手。记得去年春天,我婆婆气色不太好,我每天给她煮红枣水喝,两个月后气色明显改善。
小窍门:把红枣和桂圆一起煮水喝,补气血效果翻倍。我常给家里人做的"气血双补茶"就是把10颗红枣、15颗桂圆、适量枸杞放在保温杯里,冲入热水,盖上盖子焖15分钟,喝完再加水,能冲3-4次呢!
前几天我闺蜜生完孩子,我送去的第一份"月子礼"就是自制的红枣糕。做法简单:蒸熟的红枣去核打成泥,加入少量蜂蜜和燕麦粉,揉成小球即可。每天吃2-3个,产后恢复特别快。
我家冰箱里必备一罐泡好的黑豆。黑豆富含蛋白质、异黄酮和花青素,不仅能补血,还能清除体内自由基。
女儿上高中后头发掉得厉害,我就每天给她煮黑豆浆喝。黑豆10克、黑芝麻5克、核桃3个,加水打成浆,早上空腹喝一杯,两个月后头发明显浓密了,学习精神头也好了很多。
黑豆还能和红枣一起煮粥。我家早餐经常出现的"补血粥":黑豆提前泡8小时,和大米、红枣一起煮粥,出锅前加点红糖。老公每次出差回来脸色差,吃几天这个粥就恢复了。
阿胶是我家必备的"女性宝贝"。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能有效补血养气。
去年冬天我妈贫血指数低,我每天给她冲一小块阿胶,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提高了不少。阿胶性温补而不燥,老人小孩都适合。
我自己每月例假后会吃几天阿胶,把阿胶掰成小块,和红枣、枸杞一起炖,放点冰糖调味。喝完这个汤,气色明显好转,连同事都说我皮肤变好了。
光靠几样食材还不够,整体饮食结构才是关键。我家的饮食安排是这样的:
早餐必有粥:我常做红豆薏米粥、黑米红枣粥等,搭配鸡蛋和青菜。女儿以前不爱吃早餐,看我做得香,现在每天早上能吃一大碗。
午餐荤素搭配:我家午餐一荤一素一汤,肉类选择瘦肉、鱼肉等优质蛋白。上周做的西红柿炖牛肉,女儿连着吃了两碗饭,牛肉富含血红素铁,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
晚餐清淡为主:晚上我会做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蒸鱼、凉拌菜等。昨晚做的菠菜豆腐汤,全家喝得特别香。菠菜含铁量高,和豆腐一起吃,补气血效果好。
前天小区李奶奶问我,她每天吃肉吃菜,为啥还是气血不足?我问了她几个问题,问题马上显现了。
睡眠不规律:李奶奶喜欢打麻将到半夜。我告诉她,熬夜会严重损伤气血,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造血黄金期。
运动太少:她常坐着不动。其实适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我建议她每天早晚各散步半小时。我家老人现在每天早上跟我一起做八段锦,气色比同龄人好多了。
情绪波动大:李奶奶爱生气。我跟她说,生气会导致肝火旺,伤害气血。教她每天冥想10分钟,学会调节情绪。
饮食不规律:她常常饿了才吃。我告诉她,定时定量进食对气血至关重要。现在她按我建议的作息表吃饭,精神好多了。
气血调养要因时制宜。这是我一年的家庭气血调养日记:
春季:春天肝气旺,我家餐桌上常见春笋、菠菜等食物。上个春天我做的马兰头拌豆腐,老公连吃三碗饭。
夏季:夏天容易耗气伤津,我会煮绿豆汤、西瓜汁等。去年夏天女儿贪凉,我煮了红豆薏米汤给她喝,既清热又不伤气血。夏季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凉,以免损伤脾胃。
秋季:秋燥伤肺,我家常吃梨、百合等。去年秋天做的百合莲子羹,全家抢着喝。秋季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有助于养血。
冬季:冬天进补好时机,我会炖些羊肉汤、鸡汤等。上个冬天我炖的黄芪当归羊肉汤,婆婆喝了直夸好。冬季适当进补,为来年储备气血。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大家养好气血。我家的调养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大补特补,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气血自然充足。明天我还会分享几个食谱,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关注哦!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点个赞,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健康生活,从补足气血开始!
来源:狄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