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作出了罕见的表态,他直接表示:“我无法签字”,这一决定让美国猝不及防,原本韩国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本是为了双赢,结果却演变成美国单方面强迫韩国做出牺牲,因此李在明最终选择拒签这份协议,既是对美国的一次坚决反击,也是为保护本国经
近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作出了罕见的表态,他直接表示:“我无法签字”,这一决定让美国猝不及防,原本韩国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本是为了双赢,结果却演变成美国单方面强迫韩国做出牺牲,因此李在明最终选择拒签这份协议,既是对美国的一次坚决反击,也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和民生做出的坚定决定。
李在明对美国撂重话说了什么?李在明这次拒绝意味着什么?美国逼迫韩国签署“不平等协议”,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李在明这次拒签,是不是意味着韩国准备不再低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接着往下说。
贸易谈判:美国的关税威胁与不公平的利润分配
今年4月的时候,美国突然宣布对韩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到汽车、半导体等行业。这一消息对韩国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美国加税的这些行业是韩国出口的主力,也直接影响到了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韩国紧急找美国谈判,还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谈判团队。
经过几个月的协商之后,双方终于在7月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根据协议,韩国承诺在未来十年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而作为交换,美国对韩关税降低到15%。
没想到的是,在协议进入细节敲定的时候,美国突然变卦了,又提出3500亿美元必须是现金支付,其他方式不行,并且要求在投资回收后,90%的利润都要归美国所有。
这一消息让李在明政府为之震惊,毕竟大家都知道,韩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富裕,3500亿美金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如果贸然这样做,可能是引起进一步严重的后果,比如韩元贬值、进口成本上涨等。
李在明的拒签:韩国的经济底线
面对美国加码的要求,李在明这次坚定地站出来说“不”,在9月11日的就职百日记者会上,李在明表示,如果签署了这份协议,韩国的经济就会被长期束缚,不能拿韩国民众的未来去冒险。
美国的强硬施压与韩国工人的被捕:李在明撂下重话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在拒签协议的同时,也对美国撂下狠话,什么事呢?最近,美国国土安全部突袭了SK On电池工厂,还逮捕了300多名韩国工人,给出的理由是“签证违规”,事件一出,立马引起了韩国的强烈反应。并且工厂停工,也给韩企造成损失。
李在明在记者会上毫不留情地指出,如果美国继续以这种名义来打压韩企,韩国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对美国的投资计划。说实话,这么多年,很少看到韩国这么对美国撂下狠话,李在明这番话显然是在告诫美国,不要继续以霸道的方式对待韩国企业,韩国现在不再愿意单纯地当美国经济的提款机了。
结语:公平合作才是全球经济的未来
面对李在明的警告,或者说美韩两国的贸易谈判,特朗普那边会妥协吗?这就要看美国后续的一些行动了。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李在明这次拒签的行为,从韩国的经济安全和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告诉所有人,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做法注定不能持久。真正的经贸合作,要建立在公平、互惠的基础上。
来源:蔡孟軒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