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种苹果亏损十五万媳妇跑了,如今他靠直播月入过万还找回老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14:56 1

摘要:刚过五十岁的老张,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多出一倍,像田间干裂的土地。他那双手,指节粗大,掌心厚茧层叠,摸起来像块风干多年的橡树皮。

村里人都说老张这辈子活得跌宕起伏。

刚过五十岁的老张,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多出一倍,像田间干裂的土地。他那双手,指节粗大,掌心厚茧层叠,摸起来像块风干多年的橡树皮。

我和老张认识是在三年前的春天,那时候他刚把果园租给别人,一个人住在村边的小平房里,靠给人打零工度日。

村里人都不愿意提起老张的果园,那是他的伤疤。

“李老师,你是外地来的,不知道当年那事。”村口的刘大爷摇着蒲扇,看我问起老张的事情,眯起眼睛,像是在回忆。“老张啊,十年前还风光着呢,家里有二十亩地,全部种上了苹果树,年年丰收,日子过得红火。”

刘大爷喝了口茶,茶叶漂在表面,他也不在意,就着茶叶咕咚咕咚灌下去。

那年,老张四十岁出头,在村里算个能人。他家的红富士苹果个大皮薄,年年供不应求。媳妇小芳比他小十岁,生了个儿子张小明,一家三口过得顺风顺水。

老张有个毛病,认准了一件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那年冬天,县里来了个农业专家,说是本地气候适合种植进口品种,产量高、价格好。老张一心想扩大规模,喊上几个村民一起去考察,看了人家的苹果园,回来就把自家二十亩地全部改种。

小芳跪在地上哭,说:“咱们种了十年的老树,年年结果,咋能说砍就砍?”

老张甩开她的手:“你懂个屁!这品种一亩地能多产两千斤,按照专家的话说,三年就能回本,之后全是利润!”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老张把烟头摁在桌上,木桌上已经有许多烟洞,像是老张脾气的见证。

小芳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那根被摁扁的香烟,轻轻丢进了垃圾桶。

二十亩地,全部砍掉了结果十年的苹果树,换成了进口品种。老张找人借了五万块钱,买了新型农药和化肥,还请了两个长工帮忙。

头一年,树苗才栽下,自然没有收成。日子就靠积蓄和借钱过。村里人经过他的果园,老张总是挺胸抬头,眼睛闪着光:“再等两年,你们就瞧好吧。”

第二年,苹果树开始结果了,但是产量很少,而且品相也不好,老张脸上的笑容少了,皱纹多了。他闭口不谈收成的事,白天在果园忙活,晚上就对着一壶散装白酒发呆。

那年冬天特别冷,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压断了不少树枝。老张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像是有人在嘲笑他的决定。

第三年,全村人都记得那个夏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让老张的果园再次受损。更糟的是,那年整个市场苹果滞销,价格跌到了谷底。老张扛着一筐筐的苹果去集市,回来时脸色铁青,筐里的苹果大都还在。

债主开始找上门来,老张借的钱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高。

“你不懂,今年只是个意外,明年肯定能好起来!”

小芳再也无法忍受,拿起墙上的全家福,双手颤抖:“当年我爸娘就说你固执,我不听。现在十五万没了,房子也快保不住了,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你还在这做梦!”

老张猛地站起来,茶几上的烟灰缸掉在地上,碎成了几瓣。那个烟灰缸是他和小芳结婚时买的,上面画着两只相依的小鸟。

“你要是不信我,就趁早滚!”

小芳真的走了,带着十五岁的儿子,去了县城,再也没回来。

老张一个人留在村里,继续倔强地守着那片果园,但是第四年,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了。那些进口品种根本不适应本地气候,大部分都已经死了,剩下的也是奄奄一息。

他欠了十五万的债,连房子都快保不住了。

那天晚上,老张坐在屋后的小土坡上,看着月光下的果园,第一次哭了。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照片,是他和小芳结婚时拍的,两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

照片上的小芳穿着当时流行的红色旗袍,化着淡妆,看起来像城里人。而老张,穿着借来的西装,不太合身,袖子短了一截,却掩不住他脸上的骄傲。

“我真是个混蛋。”老张自言自语。

第二天,他把果园租给了村东头的老李,自己搬到了村边的一间小平房里,开始给人打零工,一点一点还债。

就在这时候,我到了这个村子,成了镇上小学的代课老师。老张的儿子小明在我班上。

那天放学后,小明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走到我面前。

“李老师,我想问问我爸。”

小明已经有三个月没见到老张了。小芳在县城找了份工作,给人家看小孩,小明则住校。

我答应了下来,第二天趁着周末,带小明去找老张。

老张的小平房里收拾得很干净,墙上贴着发黄的报纸,门边还放着一个废旧的轮胎,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看到儿子,老张先是一愣,然后眼圈红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他摸了摸小明的头:“长高了。”

小明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老张从床底下摸出一个布袋,倒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拿着,买点吃的。”

小明摇摇头:“我不要,我妈说你还欠着一屁股债。”

老张的手僵在半空中,好一会儿才收回去,装作不在意地塞回布袋:“那…那你妈还好吗?”

“还行。”小明低着头,“就是经常熬夜,手上的皮肤裂了。”

老张闻言,猛地转过身去,背对着我们。我看见他的肩膀微微颤抖,但他什么也没说。

我们离开时,老张站在门口,目送我们走远。小明一直没有回头,但我看见他偷偷擦眼泪。

回校路上,小明突然开口:“李老师,你说我爸会不会好起来?”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会的,只要他想。”

小明点点头,又摇摇头,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那次之后,我时不时会去看看老张。有一次,我发现他在摆弄一个破旧的手机。

“干啥呢,老张?”我好奇地问。

老张有点不好意思:“看点视频,学着玩。这不是李老师你上次说,现在网上卖东西挺火的嘛。”

我记得我确实跟他提过,但没想到他记在心上了。

“那你想卖什么?”

老张挠挠头:“我也不知道能卖啥。我就会种点地,也不会说那些好听的话。”

我灵机一动:“你会种果树啊,为什么不教别人种呢?”

老张一脸疑惑:“谁会看我这老农民啊?”

“你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

老张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那天之后,老张开始研究怎么用手机直播。他向村里年轻人借了一个三脚架,把手机一架,就站在老李家的果园里,开始讲解如何种植果树。

起初,观看的人很少,评论区也是冷冷清清。但老张不气馁,每天坚持直播两小时,从土壤选择、树苗挑选,到修剪技巧、病虫害防治,一点一点讲解。

他说话很实在,不像那些专家用术语,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配上他多年的经验。

“这树枝啊,要这么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不贪不抢,刚刚好。”

“打药一定要看天气,下雨前后都不行。我当年就是心急,结果药全冲走了,白花钱不说,还耽误了治虫的最佳时机。”

他的直播间渐渐有了人气,因为他会毫不避讳地讲自己的错误经历,这在一众”专家”里显得格外真实。

“我给大家说个血的教训,”老张常说,“别像我一样倔,听信了所谓的专家,把好好的果园给毁了。”

有观众问他:“张叔,你种了多少年苹果啊?”

老张笑了笑:“二十多年了,赔了十五万,把媳妇都赔没了。”

这句话让他意外走红,因为太真实了。

半年后,老张的直播间已经有了十几万粉丝。农资厂家找上门,让他代言产品,他却摇头:“我只推荐我用过的,好用才行。”

这种态度让他更受欢迎。一些果农慕名从外地来找他,请他去指导种植。

老张开始有了收入,先是几百,后来是几千。一年后,他月入已过万,把欠的十五万债务全部还清。

在一次直播中,有观众问:“张叔,现在日子好了,想找个伴儿吗?”

老张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我有老伴,就是不知道她原不原谅我。”

那天直播结束后,有人给老张留言,说在县城某个小区见过和他描述很像的女人。

老张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他穿上仅有的一件还算体面的衬衫,带着一箱自己亲手挑选的苹果,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

我陪他一起去的,看着他紧张得手心出汗,不停地整理着早已整理得一丝不苟的衬衫。

“李老师,你说,小芳会不会骂我?”

“她要是骂你,你就听着,反正你皮厚。”

老张破涕为笑:“那倒是。我这人就是皮糙肉厚,让她骂两句解解气也行。”

小区楼下,老张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站在那里不敢上去。

“你要是再不上去,我就帮你把那箱苹果吃了。”我佯装威胁。

老张咬咬牙,拎着苹果走进了单元门。

三小时后,我接到老张的电话,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李老师,她原谅我了。”

听老张后来说,小芳开门看到他时,先是一愣,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已经知道老张这两年的事,小明经常偷偷给她看老张的直播视频。

“我就知道你能行,你只是太倔了。”小芳边哭边说。

老张放下苹果箱,半跪在地上:“老婆,我错了。我不该那么固执,不该不听你的劝。”

小芳擦擦眼泪:“站起来,别让邻居看见。”

老张站起来,发现小芳的手上全是裂口,心疼得说不出话来。

小芳没让老张回村,而是让他留在县城。“我和小明租的房子虽小,但够住。你直播不是也需要网络吗,县城网络好。”

老张回村收拾东西时,路过他曾经的果园,现在已经重新种上了当地品种,郁郁葱葱。

他站在那里看了很久,最后摘下一片叶子,轻轻放进钱包,和那张结婚照放在一起。

如今,老张一家重新团聚在县城。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依然风雨无阻地直播。他也常回村里,给那些想要种果树的年轻人提供建议。

今年春天,老张在县城郊区租了一块地,开始重新种植苹果树,这次他选择了本地适合的品种。他说:“这次不急,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小明考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科学。他说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像爸爸这样的农民避免弯路。

来源:一颗柠檬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