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大嘴要转行造飞机了?”今天(2025年4月7日),华为官网一则人事变动让科技圈炸了锅——执掌华为汽车业务五年的余承东,突然卸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消息一出,网友脑洞大开:“这是要集中精力搞手机?”“华为要和车企彻底分家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三天
导语
“余大嘴要转行造飞机了?”今天(2025年4月7日),华为官网一则人事变动让科技圈炸了锅——执掌华为汽车业务五年的余承东,突然卸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消息一出,网友脑洞大开:“这是要集中精力搞手机?”“华为要和车企彻底分家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三天前,华为车BU刚被装入新成立的子公司引望科技,赛力斯、阿维塔突然成了股东。这场变动背后,华为究竟在下怎样一盘棋?
一、从“造车先锋”到转身离场:余承东的五年汽车路
2019年,余承东带着“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口号,接下华为车BU帅印。五年间,他主导的问界M7创下“上市7小时卖5万辆”的纪录,鸿蒙智行年销量突破44万辆,被网友称为“把BBA(奔驰、宝马、奥迪)逼到墙角的人”。
然而,这位“救火队长”的职务变动早有端倪:
2023年9月:余承东从车BU CEO转任董事长,CEO换成了光通信专家靳玉志
2024年1月:车BU主体悄然变更为深圳引望科技,注册资本10亿元
2025年4月4日:华为官网删除余承东车BU职务,微博认证同步消失
网友@科技老司机翻出余承东年初发言:“今年我要回归终端业务,手机才是主战场!”评论区炸锅:“难怪最近Pura80爆料满天飞,原来余总憋着大招!”
二、拆解华为“车棋盘”:三大动作暗藏玄机
动作1:车BU独立运营,车企变股东
天眼查显示,深圳引望科技新增股东赛力斯、阿维塔各持股10%,华为保留80%控制权。这意味着:
利益深度捆绑:合作车企从“打工人”升级为“合伙人”,网友@投资界调侃:“以前给华为打工,现在给自家公司打工,能不拼命?”
规避造车争议:独立子公司明确“供应商”定位,正如徐直军所说:“华为不造车,要做智能车时代的博世。”
动作2:技术开放再升级
引望科技在长三角、珠三角密集成立5家子公司,覆盖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核心领域。知情人士透露:“华为ADS 3.0系统将向所有车企开放,连10万元级小车都能装高阶智驾。”网友@电车爱好者兴奋:“这下小米、蔚来要连夜改方案了!”
动作3:鸿蒙生态加速扩张
鸿蒙智行App已接入问界、智界等四大品牌,用户突破200万。余承东卸任前曾放话:“2025年要让1亿辆车跑上鸿蒙系统!”分析师李峰(化名)指出:“车机生态才是华为的终极目标——就像苹果靠iOS掌控手机,鸿蒙要拿下汽车的‘方向盘’。”
三、余承东去哪儿?三个猜想引爆热搜
专注终端突围
华为Pura80系列即将发布,爆料显示其搭载“盘古大模型”,能实现AI实时翻译、3D全息投影。网友@数码达人推测:“余总亲自盯手机研发,是要和库克掰手腕了!”
秘密押注6G
2024年底,余承东罕见现身国际6G峰会,当时便有传言称其将牵头华为6G业务。通信专家张伟分析:“6G争夺战已打响,华为需要余承东这样的‘狼性’统帅。”
开辟新战场
知乎热帖爆料:“余承东团队正在研发飞行汽车,代号‘鲲鹏’。”虽然华为官方未回应,但网友@未来科技迷坚信:“余大嘴从不说空话,他卸任肯定是为搞更大的事!”
四、车企集体失眠?行业迎来三大变局
合作模式革命
赛力斯内部人士透露:“入股引望后,华为给我们的技术响应速度提升3倍。”平安证券预测,独立后的车BU年营收将突破12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比亚迪。
技术标准洗牌
传统车评人@老谢拆车发现:“现在10辆国产车里有8辆用华为电机,车企自研成本反而更高。”行业人士担忧:“华为可能垄断智能车核心技术定价权。”
人才争夺白热化
余承东卸任消息传出后,某新势力HR在朋友圈哀嚎:“今天接到3个华为车BU员工的求职电话,全要年薪翻倍!”
结语
当余承东摘下“汽车掌门人”的标签,当华为车BU变身引望科技,这场人事变动远不止于一个人的职位调整。正如网友@时代观察者所言:“华为正在把汽车业务从‘试验田’变成‘黑土地’,未来这里可能长出比手机更庞大的生态森林。”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关于余承东卸任和华为汽车战略,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来源:小李看世界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