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做共享农场,你不知道的6大核心盈利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09:00 1

摘要:共享农场的盈利核心,在于超越简单的土地租赁,通过提供多样化、沉浸式的体验和服务,将一次性的消费行为转化为长期的会员关系,将农产品生产延伸到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的创造。

共享农场,想持续盈利,不能只靠“租块地”,还需要精细化运营。

共享农场的盈利核心,在于超越简单的土地租赁,通过提供多样化、沉浸式的体验和服务,将一次性的消费行为转化为长期的会员关系,将农产品生产延伸到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的创造。

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持续创新的模式。9月25~27日,我们在北京举办的“共享菜园+小而美农场”专题农旅游学班,将实地考察北京地区的共享农场,学习探讨运营操盘经验。(文末即可报名参加)

01

土地租赁+农事服务

(1)土地租赁:基础收入与流量入口

土地租赁是共享农场最基础也是最稳定的盈利来源。通过将大面积农田划分为小块(通常10-30平方米),以年度为单位租赁给城市家庭或个人,农场可以获得持续现金流。

运营实践表明,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农场,每块小田的年租金可达2000-5000元不等。以上海周边举例,将50亩土地划分为500个30平方米的小单元,每个单元年租金3000元,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150万元,远高于传统农业种植收入。

(2)农事服务:高附加值的专业支持

大多数租地用户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这为农场提供了二次盈利的机会——农事服务。农场可提供全托管、半托管两种服务模式。

全托管服务包括整地、播种、施肥、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全套服务,用户只需定期收获农产品即可。半托管服务则针对喜欢参与种植但需要技术指导的用户,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和临时照看服务,按次或按年收费。

数据显示,提供专业农事服务的农场,用户续租率高达75%以上,远高于没有此类服务的农场(约40%)。

01

农产品销售+体验活动

(3)农产品销售:多重渠道的价值变现

共享农场产出的农产品因其绿色、新鲜、可追溯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很多农场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会员制直销是最高效的方式。农场为会员提供定期农产品配送服务,按月、季或年收费。

附加产品销售也是重要利润来源。将过剩或品相稍差的农产品加工成果酱、泡菜、干菜等,可延长保质期,提高附加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共享农场农产品的复购率普遍较高。调研数据显示,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的蔬菜复购率超过90%。

(4)体验教育与活动

随着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的兴起,共享农场成为城市家庭和学校青睐的户外课堂。通过设计丰富的农耕体验和教育课程,农场可获取可观收入。

农耕研学课程针对学校团体,提供一日或多日农耕体验课程,包括种植、收获、农产品加工等环节。亲子活动和工作坊则面向周末家庭客群,如手工制作豆腐、采摘比赛、昆虫旅馆搭建等特色活动。季节性节日活动如春季播种节、秋季丰收节、冬至腌菜节等,既能吸引客流,也能创造额外收入。

03

业态融合+会员制

(5)业态融合:创造综合消费场景

共享农场早已超越单纯的种植功能,发展成为融合餐饮、休闲、娱乐的综合体。通过提供多样化配套服务,农场能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客单价。

田园餐厅是标配项目,采用农场自产食材,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体验。休闲配套,如露营基地、垂钓园、户外儿童乐园等,吸引不同客群。场地租赁服务为企业团建、婚礼、派对等提供特色场地。

数据显示,配套服务完善的共享农场,客单价平均比单一种植农场高3-5倍,游客重游率也显著提升。

(6)会员制与社群运营:构建持续收益的保障

会员制是共享农场稳定经营的核心策略。通过设计多级会员体系,农场可以提前回收资金,锁定长期客户,形成稳定现金流。

基础会员享受土地租赁和农产品配送服务;高级会员则附加活动折扣、专属活动等特权;企业会员针对团体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社群运营是提高用户粘性的关键。通过微信群、专属APP等平台,农场可以保持与用户的持续互动,分享农耕知识、组织线上线下活动。活跃的社群不仅提高了续费率,还带来了口碑传播效应。

数据表明,拥有良好社群运营的共享农场,会员续费率可达80%以上,而缺乏社群互动的农场续费率通常低于50%。

来源:晶晶论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