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企业、高校众多,伦敦租赁市场一直非常火爆,租户竞争十分激烈。一些骗子也从中看到了“商机”,精心策划各式各样的骗局,不仅让受害者们苦不堪言,也对市场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由于企业、高校众多,伦敦租赁市场一直非常火爆,租户竞争十分激烈。一些骗子也从中看到了“商机”,精心策划各式各样的骗局,不仅让受害者们苦不堪言,也对市场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租客和房东们的利益,英国政府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就在近日,伦敦东部一场庞大租房骗局终于迎来法律审判!
现年46岁的Mohammed Moynul Haque因精心策划租赁诈骗,日前被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Southwark Crown Court)判处3年零5个月监禁。
这名被法官称为"主谋"的无良房东,通过虚构房源、伪造合同等骗术,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诈骗数百名求租者,非法牟取1,800万英镑的欺诈收益。
法庭表示,这是一起打着“公司旗号”的团伙式诈骗,除主谋Haque外,还有他的前妻Fatima Begum,以及另外三名所谓的“工作人员”——Gonzalo Gomez Egea、Razaur Rahman Oli和Nozir Ahmed一同实施诈骗。
据悉,Haque最先成立的非法中介公司是Citiside Properties Ltd,在该公司因大量投诉被关闭后,他又“改头换面”,在原地址成立了另一家公司Flintons继续欺骗客户。同时,这家公司还与第三家非法中介公司Mayfields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这些不法出租中介多年来一直在挑战法律的底线:一旦接到投诉,他们就会停止当前公司的业务,然后以新名称成立另一家公司继续他们的非法行为。在此期间,参与其中的都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同一批人。
检察官Richard Heller表示,这些骗子会“精心挑选”受骗对象,他们通常会将刚到英国的,不熟悉租赁市场的工人或学生作为目标。
为了吸引更多受害人,骗子们会使用伪造的图片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据调查,仅2016年至2021年期间,这些非法公司在Spareroom.co.uk上就发布了至少1.8万条误导性广告),并以“低价”作为卖点。
当受害人对房产产生兴趣后,骗子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取得受害人信任并隐瞒房屋具体位置,让他们无法参观房屋。
同时,骗子还会制造“房源紧俏”的假象,诱导他们尽快签订合同并交纳押金。等到押金一交,很多受害者才发现自己租的房子状况非常差,与照片上的几乎是“南辕北辙”。还有一些受害人发现自己只是签订了非常短暂的“居住许可证”而不是有保证的“短期租赁协议”,仅仅几天后,他们就可能被非法驱逐。
然而,当受害者要求骗子退还房租和押金时,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在受害者投诉后,这些骗子早就准备了"金蝉脱壳"之计,注销原有公司,并成立新公司继续实施诈骗。
很多受害者的受骗金额都不大,再加上“人生地不熟”,不了解英国的法律,只能自认倒霉或慢慢进行维权。还有一些人因为难以相信自己会被骗,产生了不该有的“羞愧心理”,最终选择默不作声。
靠着精心打造的圈套,骗子几年来得以逍遥法外。但对受害者而言,他们却坠入了财务与精神的双重深渊。
其中一名受害者Gibril Saine告诉法庭,他因遭受诈骗而失去了学习大学课程的机会,并且不得不透支信用卡来支付住宿和餐费。
“他们的行为让我无家可归,被骗后我的钱都花光了,只能流落街头。”他说。“由于没有固定住所,我错过了已经报名的大学课程。这一年我只能从头开始,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Julius Agyei也是受害者之一,他租到“新房”几天后才发现自己租到的是假房子。
Agyei是一名时尚工作者,他说:“当我回到家后才发现卧室的锁被换了,我的东西也不见了。我当时正在与几个品牌合作拍摄,但这件事让我无法如期完成拍摄,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Nicolae Cristinel-Stan被骗后也遭遇了非法驱逐,他回忆道:“我事先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回家后才发现我的东西不见了,房间也被清空了,这是一次极为痛苦的经历,因为我感到被侵犯和无家可归。我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这种情况让我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挫败感,至今仍影响着我。”
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生Adrian-Cristian Nicolescu表示,在成为诈骗受害者后,他不得不向一位朋友和远在罗马尼亚的父母借钱。他说:“我不得不用光我所有的钱,缩减开支,包括生活必需品。”
受害人Christina Clarissa Allan告诉法庭,被骗时她还是一名学生,经济拮据,她用母亲的部分遗产支付的押金。“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愧疚感是无法估量的,”她说。“我损失了1千多英镑,因为我要先付押金和部分房租。”
她还表示:“在伦敦开始新生活时我感觉自己站到‘世界之巅’,但被骗的经历击碎了我的人生目标。”
Yan Liu在刚提交博士论文时也成了这起大型骗局中的一员。她说,当她试图取回已支付的押金时,租房中介“敷衍了事”。她说:“我过于信任那些对我撒谎、利用我金钱的人。当然,我也被视为容易下手的目标之一,因为我轻信别人,而且容易受到攻击。”
Yan Liu还说道:“这件事让我有很大压力,到2018年9月开始工作时,我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我是一个相对坚韧的人,相信正义,但我很难评估所遭受的情感伤害,这让我确实感到不安。”
还有一些受害者控诉,他们租的房子货不对板,或者遭到中介的“严重骚扰”。Emma Welch发现自己住的房子里蚂蚁和老鼠肆虐,最终不得不搬走。Joseph Cutts称房东夫妇经常随意进入他的房间,还将房间密码告诉他人,这给他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法庭表示,总共有29名受害者陈述了被骗过程,以及欺诈行为造成的情感压力和心理伤害。但据信,受害者人数达数百人。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尽管骗子自以为骗术高明,但他们的行为无异于走绳索。在接到大量租户投诉后,当地议会早就展开调查,并且收集了大量他们行骗的证据。由于这些努力,这五名诈骗分子最终锒铛入狱。
Mohammed Moynul Haque被判处三年零五个月监禁,另外四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尽管诈骗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很多骗局都潜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可能是一次社交媒体弹窗,一条租房广告或者一通陌生来电。
这些骗局经过精心包装,识别起来难度较大,大家一定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租赁前的检查,核实房东身份以及房产信息,千万不要轻信他人,为了“抢房”就盲目交钱。
另外,在租房时,大家最好寻找靠谱的中介,他们不仅拥有好的一手房源,而且经验更足,对交易过程也比较上心,能从根源上杜绝被骗的可能。
来源:英伦房产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