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奇瑞集团3月及第一季度销量发布,今年3月,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6,414辆,占当月销量40.2%,今年1季度,奇瑞集团出口255,465辆,同比增长34.2%。简单计算,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销往海外。
“起于微末,发于华枝”,从2001年向中东出口的10辆风云轿车,到稳居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奇瑞的发展历程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前不久,奇瑞集团3月及第一季度销量发布,今年3月,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6,414辆,占当月销量40.2%,今年1季度,奇瑞集团出口255,465辆,同比增长34.2%。简单计算,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销往海外。
对于奇瑞自身而言,海外市场的遍地开花增强了其自身实力,而对于中国汽车出海的大事业来说,奇瑞集团的成绩助推了中国汽车全球化的进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最新统计到1-2月份),奇瑞蝉联中国车企整车出口量冠军。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产业本身是全球化产业,纵看世界被称巨头的车企,全球化一定是它们最鲜明的标签之一,大众如此、丰田如此、Stellantis亦如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奇瑞包括更多中国车企也正在向“巨头”逐步迈进。
那么奇瑞是如何“起于微末,发于华枝”的呢?
技术立身创造加速度 用户思维成扎根海外关键
奇瑞的出海之路从2001年的10辆风云轿车开始,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实际上谈不上先进。但20年的发展中,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储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奇瑞,正是技术立身的中国车企典范。
从购买海外车企发动机产线,死磕发动机技术研发开始,奇瑞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国内车企中为数不多在传统汽车“三大件”方面树立起技术标签的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期,奇瑞也通过“瑶光2025”计划,成功构建了覆盖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的五大技术矩阵,每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其中50%用于基础科学和原始创新。
以上种种,为奇瑞在全球化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基础。而最能体现“技术立身”的则是奇瑞在出口方面的成绩,2024年,奇瑞全年出口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去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达585.9万辆,这意味着几乎每5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奇瑞。
从今年一季度销量来看,奇瑞在出口方面又跑出了加速度,同比增长34.2%的数据令人惊叹。需要提到的是,这是在“去全球化”“贸易壁垒”“地缘政治”等众多不利因素背景下取得的成就,更能体现出奇瑞出口加速度的含金量。当然,受益于先发优势以及丰富的经验,奇瑞对解决不利因素影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奇瑞通过海外市场的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的“四个开发”,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以法规开发为例,针对欧盟碳排放法规、东南亚安全标准等,奇瑞建立全流程合规体系,例如为满足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提前布局混动与纯电技术。
而这些秉承用户思维的输出方式也成为奇瑞扎根海外的关键。
全球标准缔造全球车企 “在哪里,为哪里”展现共生理念
如果说“四个开发”的用户思维,是奇瑞以因地制宜的方式获得海外市场认可,那么全球化开发的理念则是奇瑞在海外市场立足的根本。
“每一款车都是全球车”是奇瑞发布会上最常听见的宣言。奇瑞坚持全球化品质造车,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研发基地,吸引和汇聚顶尖的汽车人才,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研发体系,目前已经在芜湖、上海、北美、欧洲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奇瑞产品不仅要在国内各种复杂的路况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测试,还要送往全球不同地区,如非洲的高温沙漠地带、北欧的严寒冰雪环境、东南亚的湿热雨林地区等,以模拟全球各种极端的使用场景。奇瑞以全球技术研发、验证、制造、人才、质量体系,保证每一款都是全球车。
而“全球标准”带来的好处也是直接的,2024年,奇瑞更是成为J.D.Power(IQS/SSI/APEAL)唯一的自主品牌三冠王,荣获三项“自主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的出海理念并不是简单的扩张,而是要成为得到海外市场、人民的认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光靠销量、规模还是不够,一定要在世界范围内有自己的、让别人认可的中国世界品牌。
“在哪里,为哪里(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的共生理念,是奇瑞全球化过程中的独特思考。最终目的是形成完整且良性的闭环链条,并深度融入当地,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该理念指导下,奇瑞不仅与海外产业共生,更带给海外市场温情。
举例来看,奇瑞汽车与西班牙Ebro-EV Motors的合资项目,增加千余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利用巴塞罗那原有工厂设施,投入减少30%,却创造千余就业岗位,推动当地汽车产业升级,贡献西班牙GDP增长2.3%。通过与当地产业共生的方式,逐渐完成产业闭环。
2024年奇瑞发布首份ESG报告,投入350万美元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合作开展生态保护,五座工厂获“国家级绿色认证”,并成功入选《财富》发布的“2024年中国ESG影响力榜”;在巴西,奇瑞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国文化节、汽车展览、赞助了当地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等,让当地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奇瑞汽车……
这种全球标准打造产品,与当地产业共生的模式,也成为奇瑞在海外市场发展的长期动力源,换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奇瑞在20多年出口中,始终占据中国汽车企业头部位置的关键。
从10辆风云轿车打开出口大门,到每30秒出口一台“奇瑞造”,奇瑞成为中国车企出口冠军的故事中蕴藏了技术立身、用户思维、全球标准以及共生理念等智慧,而这些是奇瑞立身海外的根本,也是中国车企全球化的范本。
来源:财圈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