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而推动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加快推动中华
转自:光明日报
【专家视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而推动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基赋能增效。
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加快创新文化业态。文化繁荣发展首先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乡村文化合作社的热火朝天,还是“戏曲轻骑兵”的备受欢迎,都是切实满足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激活消费新动能的有益探索。我们要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抓住用好“十五五”谋篇布局的重要机遇,坚持因地制宜、统筹保护开发、突出特色优势,积极谋划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让有为政府更加高效、让有效市场不断拓展,促进文化市场更加繁荣规范有序、文化业态更加向新提质拓展,提升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不断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产业变革不断加快,创新创意创造成为赋能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极其重要因素。通过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通过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变革,打通文化产品创作、传播、市场、消费等全产业链条,以现代视角、科技手段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在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文化内容、文化符号,以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厚植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
着力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文旅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关键变革期,呈现跨界融合新特征:一批文化短视频创作者回归,带动“非遗+文旅”热度再破新高;《黑神话·悟空》在带动游戏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同时又催生线下文旅爆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场景和故事,让游客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互动中身临其境感受文化魅力;“苏超”“浙BA”形成现象级“赛事+文旅”模式,呈现出烟火气、文化味与消费热、市场火互促并进的生动图景。深化“文旅+百业”跨界融合已朝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要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现代化、市场化、融合化上积极创新突破,让厚重传统文化资源和宝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走出具有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的文创产品全球爆火,其背后的深层逻辑离不开“文化符号+情感链接+社交媒介”的创意表达和叠加赋能,这也为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多启发。我们要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深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打造富有深厚中华文明底蕴的文化IP、故事IP、形象IP,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对外传播表达方式,以多元路径推动文化出海,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