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04:26 1

摘要:9月13日下午,南京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两城四地并启,线上线下联动,共迎2025级研究生新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开学典礼。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寄语新生“承科教报国志,筑民族复兴梦”。

9月13日下午,南京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两城四地并启,线上线下联动,共迎2025级研究生新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开学典礼。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寄语新生“承科教报国志,筑民族复兴梦”

四校区共同开启“南大研途”新旅程

典礼伊始,南京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国旗入场。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正式启动。

“你们的到来,让南京大学这座百廿学府再一次注入了新的能量。从今天起,我们也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南大人’!”谈哲敏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身处两城四地的9322位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谈哲敏指出,百廿南大的历史,正是一部勇担历史使命、矢志科教报国的世纪长卷。立校之初,南大就以科学名世、以人文称雄;抗战时期,南大前身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举校西迁,筚路蓝缕、自强不息;新中国成立后,南大人坚持薪火传衍、勇立潮头;进入新时代,南大人继往开来、持续奋进的脚步更加铿锵。

“同学们,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手中。”谈哲敏对全体研究生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面向国家需求,锚定前进方向。牢固树立科教报国的理想信念,以老一辈学人为榜样,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家国情怀厚植于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二是要把握时代趋势,实现多元发展。保持钻研精神,拓展学科视野,注重前沿交叉研究;善用智能技术,夯实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树立世界眼光,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南大故事;实现全面发展,既练就“求真理”的严谨,也涵养“善审美”的情怀。三是要锤炼创新本领,勇攀科研高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做“无人区”里的探索者、“新赛道”上的开拓者;不断增强创新本领,乐知好学、勤思善问,涵育人文精神,主动拥抱新兴科技和新生变革;积极产出创新成果,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和人文社科协调发展。他希望同学们以今日之勤奋钻研,成就明日之栋梁伟业,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实践中,书写属于新一代南大人的精彩华章!

谭铁牛、谈哲敏分别为2025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勉励广大师生以获奖师生为榜样,勤于进取、勇于创新,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南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主持典礼并代表学校宣读《关于表彰2025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决定》。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他表示,成为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意味着正式融入了这座百廿学府的学术血脉,成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校训精神的传承者。他建议同学们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科研,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和人工智能的力量,认真对待第一个研究工作等恳切建议,并希望新同学们珍惜在南大的宝贵时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新生代表、历史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杨惠棋分享了暑假进藏参与“早期进藏援藏老干部口述历史项目”的经历。她表示,这让她更加理解了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不只是学术课题,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历史使命。

校徽佩戴仪式上,与会校领导和嘉宾为新生代表授校徽。全体新生为自己佩戴上这枚象征“南大人”身份的徽章,正式成为南京大学的一员。

“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我为南大荣光!”全体新生共同宣誓并齐唱校歌,祝愿南京大学明天更加美好。

参加开学典礼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校领导郑海荣、刘淼、焦瑞华、李斌、孙乐强、丁爱军,2025年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及指导教师代表,以及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新生辅导员等。

来源:微言校园

相关推荐